【1.8.5】5.尿生成的调节【1.8.5.1】神经调节交感神经(释放去甲肾上腺素)肾血管与肾脏血管平滑肌α受体结合,引起肾血管收缩而肾血流量减少入球小动脉比出球小动脉收缩更明显,使肾小球毛细血管血浆流量减少,毛细血管血压下降,GFR下降球旁细胞通过激活β受体,使球旁器的球旁细胞释放肾素,导致循环血液中AngⅡ和醛固酮浓度增加,增加肾小管对NaCl和水的重吸收,尿量减少肾小管与α1-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刺激近端小管和髓袢(主要是近端小管)对Na+、Cl-和水的重吸收,可被哌唑嗪阻断记忆方法:1、入肾血2、肾小球3、肾小管影响交感神经活动的因素循环血量通过心肺感受器反射动脉血压通过压力感受器反射应激状态【1.8.5.2】体液调节【1.8.5.3】抗利尿激素分泌由位于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合成,储存于神经垂体受体V1分布于血管平滑肌,激活后可引起平滑肌收缩,血流阻力增大,血压升高血管升压素V2主要分布在肾集合管主细胞基底侧膜,属于G蛋白耦联受体,激活后增加水的重吸收,尿液浓缩抗利尿激素对AQP2的调节ADH与V2受体结合,使含有AQP2的囊泡转移并镶嵌到顶端膜,使顶端膜对水的通透性增加,随后通过基底侧膜的AQP3和AQP4的作用,进入组织间隙,最后被重吸收入血促进AQP2基因的转录及蛋白的合成ADH的释放受多重因素的调节和影响【2010017A】【2011123B】【2012014A】【2014017A】【2008017A】【2009015A】【2021010A】【2011126A】血浆晶体渗透压是调节ADH分泌最重要的因素渗透感受器位于下丘脑前部室周器对Na+和Cl-形成的渗透压变化最敏感,而对葡萄糖和尿素的敏感性较弱当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1-2%时,即可引起ADH分泌增加大量出汗、严重腹泻、呕吐、高热等导致机体失水多于溶质丢失,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ADH分泌增加,尿量减少水利尿大量饮清水后,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ADH分泌减少,尿量增加如果饮用的是生理盐水则不会出现上述尿量变化循环血量心肺感受器循环血量减少,静脉回心血量减少,对心肺感受器刺激减弱,经迷走神经传入至下丘脑的冲动减少,对ADH释放的抑制作用减弱,ADH释放增加循环血量增多,静脉回心血量增加,可刺激心肺感受器,抑制ADH释放压力感受器动脉血压在正常范围时,压力感受器传入冲动对ADH的释放起抑制作用动脉血压低于正常水平时,这种抑制作用减弱,ADH释放增加功能特点一般循环血量或动脉血压降低5-10%以上时,才能刺激ADH释放调节渗透压感受器的敏感度循环血量和动脉血压降低时,可提高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