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5.尿生成的调节【1.8.5.1】神经调节【1.8.5.2】体液调节【1.8.5.3】抗利尿激素【1.8.5.4】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1.8.5.5】心房钠尿肽【1.8.5.5】其他因素【1.8.5.6】尿生成调节的生理意义【1.8.4】4.尿液的浓缩和稀释尿液的浓缩机制机体产生浓缩尿液有两个必要因素【2019140X】肾小管特别是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ADH可以增加AQP2的表达,促进肾脏对水的重吸收肾脏髓质组织间液形成高渗透浓度梯度,进一步促进水的重吸收肾髓质间质渗透浓度梯度的形成逆流倍增机制直小血管的逆流交换机制【2022010A】抗利尿激素促进集合管水的重吸收,浓缩尿液尿液的稀释机制主要发生在集合管体内水过多造成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可导致ADH释放被抑制,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降低,而NaCl继续被主动重吸收,尿液被稀释影响尿液浓缩和稀释的因素【2012154X】影响肾髓质高渗形成的因素髓袢长度、对水和溶质的通透性和髓质的组织结构NaCl尿素髓袢结构的完整性影响集合管对水通透性的因素【2017011A】直小血管血流量和血流速度对髓质高渗维持的影响8.3尿液浓缩和稀释+尿生成的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