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准确把握概念课时1概念的概述[课标要求]知道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了解概念的含义和基本特征。[素养目标]正确运用概念,搜集经典概念,分析其内涵和外延,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发扬科学精神,提高辩证思维能力。探究点一概念的含义1.概念的含义(1)事物的属性:事物的性质和关系统称为属性。事物的属性可分为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本质属性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使该事物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内部规定性。(2)概念的含义:概念就是通过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2.概念的表达概念只有通过语词才能表达出来,但并非一个语词在任何场合都一定表达同一个概念。想一想:一个语词只能表达一个概念吗?提示并非一个语词在任何场合都一定表达同一个概念。不同的语词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1)揭示事物属性的认识就是概念。改错:概念是通过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2)同一个语词只能表达同一个概念。改错:不同的语词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3)同一个语词在同一场合应该表达不同的概念。改错: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议题1:概念与语词《三国演义》中,侍者夜间为曹操拾被,被曹操所杀。曹操杀了侍者并说自己追悔梦中杀人。杨修在侍者下葬时叹惜地说:“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你怎样理解杨修的话?答案杨修利用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的规律,一语双关,指出曹操所谓梦中杀人是假,批评侍者死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杨修话中的“梦”这个语词,前后表达了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指的是一种特殊的睡眠状态,后者指的是糊涂思想。1.概念的意义概念是逻辑思维的细胞,只要我们进行逻辑思维就一刻也离不开概念。(1)概念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属性,人们掌握了概念,就能把这一类事物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2)由于概念更普遍、更深刻地反映了客观事物,人们掌握了概念,就能突破直观的局限,真正理解客观事物。(3)概念既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的总结成果,又是人们获得新认识的起点。只有概念明确,才能恰当地作出判断,才能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典例1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对“人”这个概念的理解是:“没有羽毛的两脚直立的动物。”他的错误之处在于()A.没有深化认识,发展认识B.没有正确反映人的本质属性C.没有揭示人的全部属性D.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