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2明确概念的方法[课标要求]明确概念的方法,理解任何概念都是内涵与外延的统一。[素养目标]正确运用概念,发扬科学精神,提高辩证思维能力。探究点一明确内涵的方法1.定义的含义:定义是从内涵方面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给一个概念下定义,就是用简明的语句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2.定义的构成:定义由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三部分构成。3.定义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种差加属概念。提醒“种差”和“属概念”相加构成定义项,用定义联项将被定义项和定义项联结起来,就构成定义。4.下一个正确定义的要求(1)应该具备相应的科学知识,正确地认识对象,把握其本质属性。(2)应该遵循必要的逻辑规则①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全同。②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③定义一般不能用否定形式。④定义不能用比喻。(1)在“文学就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这一语句中,“文学”是“艺术”的属概念。改错:在“文学就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这一语句中,“艺术”是“文学”的属概念。(2)定义项如果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就会犯“定义过宽”或“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改错:定义项如果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就会犯“同语反复”或“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3)定义是从外延方面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改错:定义是从内涵而非外延方面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4)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全同。否则,就会犯“同语反复”或“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改错: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全同。否则,就会犯“定义过宽”或“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否则,就会犯“同语反复”或“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5)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固定不变。改错:认识对象是变化发展的,反映认识对象的概念也会发生变化,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可能固定不变。议题1:明确概念内涵的方法——定义一只松鼠站在树上,两个猎人围绕它转了一圈。他们走动时,松鼠也跟着他们转。这时,一个猎人说:“我们已经围绕松鼠转了一圈,因为我们已经围绕松鼠画了一条封闭曲线。”另一个猎人却说:“我们没有围绕松鼠转一圈,因为我们始终只看到松鼠的正面,没有看到它的背面。”两人争得不可开交。(1)两个猎人发生争执的焦点在哪里?(2)你能够帮助他们解开思想上的困惑吗?答案(1)二人争执的焦点在于对是否围绕松鼠转了一圈中的“一圈”内涵的理解不一样。(2)要解决他们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