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中学语文应试指南50讲之现代文阅读第十二讲小说之环境第十一讲【课后作业答案】《孤独的老乡》【参考答案】收到出人意料、回味无穷的艺术效果;深化了主题:以小吴为代有的孤独者们面对孤独、不甘孤独的积极人生态度。《十七岁那年的单车》【参考答案】⑦⑨两段都写了母亲“留饭”和父亲“揭开锅盖看”的情节。这些重复动作蕴含着父母对儿子的牵挂,突出了对孩子的爱;也为后文父子矛盾的解决做了铺垫。(评分标准:概括文段内容1分,作用一点2分。)【上节课回顾】1、情节构成及概括2、情节对情节及判定3、情节对人物4、情节对主题一、九层之台1、环境描写:在不同环境下,灭霸的状态和心情是不同的。2、作用:(1)环境本身:交代事件背景;渲染氛围(2)人物:烘托人物心情;衬托人物形象(3)情节:推动情节发展;为XX情节做铺垫(4)主题:升华主题(揭示……深化……)(5)一些高阶作用:暗示社会氛围暗示时间推移(同一环境多次出现)奠定小说基调(出现在小说的开头,)二、金针度人1、排除法:有就答,没有就不答。2、结合文章内容:只堆砌术语是没有分的三、他山之石1、《莲池老人》①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引起下文;②渲染了环境的清静、美丽,为人物的出场营造一个诗意的氛围;③衬托人物性格,暗示出莲池老人的独特个性。(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2、《琴证》本段文字描绘出一幅烟雨迷蒙、紫燕呢喃的场景,与开头环境描写相呼应,渲染清明静雅的气氛,衬托出蓟良真愉悦的心情。三、托物言志1、特点: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达一种思想2、象征与托物言志的区别四、借景抒情1、特点: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象或生活情景抒发作者的情感。五、情景交融1、特点:文艺作品中环境的描写、气氛的渲染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发结合得很紧密。六、直抒胸臆1、直率地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区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直抒胸臆比较六、联想1、特点: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由甲事物想到乙事物。七、虚实结合1、特点:把抽象的述说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或者是把眼前现实生活的描写与回忆、想象结合起来。八、白描1、特点: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渲染,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常见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