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教案第三单元第2案总第案课题:§3.1.2重力与弹力(第2课时)年月日教学目标核心素养物理观念: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理解重力概念,会确定重力的大小和方向;物理观念:知道弹性形变、弹力定义及产生条件;掌握胡克定律。科学思维:会做力的图示和示意图,理解影响重心的因素;科学思维:会判定弹力的方向;能应用胡克定律解决问题。教学重点1、弹力产生的条件;方向判定;2、胡克定律的应用3、教学难点1、弹力方向的判定2、3、高考考点课型新授教具弹簧秤、装满水的玻璃瓶教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课前复习:1.说说你是如何认识力的。2.如何理解物体所受的重力。3.如何确定物体的重心。一、弹力㈠形变: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发生的形状或体积改变叫形变.学生观察插图回答:1.物体在外作用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当外力撤销之后,物体会恢复原状吗?第1页共8页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㈠形变: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发生的形状或体积改变叫形变.由实验让学生得出:是力的作用效果之一,可分为弹性形变、范性形变(非弹性形变)(据能否恢复原状分类)但是弹性形变是有范围的,比如一根弹簧,另要拉力不太大,形变后还能恢复原状,但力太大时,弹簧就可能拉长后不能恢复原状了,这就不是弹状形变了。一般情况下,弹性形变是在一定范围内成立的。②弹性限度:形变过大,超过一定限度,则不能恢复原状,这个限度叫做弹性限度。③微小形变的观察方法:光学放大(桌子形变)、力学放大(玻璃瓶的形变)㈡弹力⑴定义:发生形变的物体,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使它形变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个力叫做弹力。⑵条件:形变、接触故弹力属于接触力。第2页共8页光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施力物体:发生形变的物体受力物体:与施力物体接触,使它发生形变,并阻碍其恢复原状的物体。⑶方向:依据弹力定义得出,与使物体形变的力的方向相反或与形变的物体恢复原状的方向相同叙述方法:与发生形变的方向相反;与物体恢复原状的趋势方向相同与使物体形变的外力方向相反几种弹力及其方向按接触面分:支持力、压力均是接触面发生形变①面面接触②点面接触均可转化为面面接触(接触点的切面)③点点接触斜面上一静止木块对斜面的压力,斜面对木块的支持力。第3页共8页(分析各力的受力物体、施力物体、方向)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强调:一定要搞清各力的受力物体、施力物体、方向。提问,为什么不说书对桌子的压力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