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题⼀.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这个答案选出。(本题共⼀⼤21题,每⼩⼩题2分,共42分)1.1632年,捷克的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写出了()。这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在这本著作中,他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主张建立适应学生年龄特征的学校教育制度,论证了班级授课制度,规定了广泛的教学内容,论述了教学原则,高度地评价了教师的职业,强调了教师的作用。A.《大教学论》B.《学记》C.《普通教育学》D.《教育论》2.有的人观察能力强,有的人动手能力强,有的人善于口头演讲,有的人善于书面写作。这说明人的发展具有()。A.能动性B.阶段性C.个别差异性D.不平衡性3.提出“产婆术”的教育家是()。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斯多德D.昆体良4.某教师引导学生依据个人的奋斗目标,选出有针对性的格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用以自律自励,不断自我提高。该教师的行为体现的德育方法是()。A.修养B.锻炼C.陶冶D.制度5.一名调皮的学生屡次扰乱课堂,教师请其站到教室后面,教师运用了()。A.正强化B.负强化C.惩罚D.消退6.一位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生用列课文结构提纲、画网络图的方法促进学习,这里所教的学习策略是()。A.复述策略B.组织策略C.精制策略D.组块策略7.当我们看完电影走到大街上,明亮的阳光刺得睁不开眼,过一会儿就感觉自如了,这种现象是()。A.明适应B.暗适应C.视觉后像D.感觉对比8.一初中生在地理学习中学会画概念地图的方法后,将这种方法运用到生物学学习中去,这是一种()。A.负迁移B.一般迁移C.特殊迁移D.逆向迁移9.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由张之洞、张百熙、荣庆等人制定的《奏定学堂章程》,史称(),这个学制体现的是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想想,吸收了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学制形式,也保留了一定的封建科举制度的残余。该学制的最大特点是修业年限长,从小学堂至大学堂需要21年,至通儒院需要26年。这是我国正式实施的第一个学制。A.六三三制B.五四学制C.壬寅学制D.癸卯学制10.当教师提问“一个四边形,每边边长都是1,面积是否是1?”许多同学肯定的回答是1,刘晓翔却回答说,如果把它压扁,变成一条线,面积就差不多成了0。这体现了发散思维的()。A.流畅性B.变通性C.独特性D.独立性11.在比较讲授法和讨论法的教学效果时,教师分别选用两个班级,一班采用讲授法,一班运用讨论法,两班学生在智力、学业基础等方面尽量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