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题参考答案及解析1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发展。我国教育家杨贤江(化名李浩吾)是中国最早用马克思主义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他写的《新教育大纲》则是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教育学著作。A项正确。B项:陶行知的主要著作有《中国教育改造》、《古庙敲钟录》、《斋夫自由谈》、《行知书信》、《知行诗歌集》等。在教育问题上他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黄炎培的主要著作有《黄炎培考察教育日记》《新大陆之教育》《东南洋之新教育》。他致力于职业教育,其教育思想体系包含:职业教育要旨、职业教育的目的、职业教育的方针、职业教育的教学原则、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原则。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李大钊的著作有《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他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和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2解析本题考查教育学创立阶段的代表人物。卢梭在教育方面的代表作是《爱弥儿》,其核心观点是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自然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天性充分得到发展的“自然人”,这种思想强调教育必须顺应儿童天性发展的自然历程,即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同时还要尊重儿童的个性特点。D项正确。A项:《理想国》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重要的著作之一。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巨人传》是拉伯雷的长篇小说著作。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太阳城》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哲学家康帕内拉的著作。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3解析本题考查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包括:遗传、环境、学校教育以及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其中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能动作用。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是促进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题干中,“有的人在逆境中奋起”说明依靠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对外界做出积极的反应;“有的人在逆境中消沉”说明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面对外界环境的挑战。D项正确。A、B、C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4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行动研究,亦称“教师行动研究”,是指教师在现实教育教学情境中自主进行反思性探索,并以解决工作情境中特定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