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题1解析本题考查对教育家的识记情况。本题是识记题型,考生只需要记得即可正确作答。“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句话出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故C项正确。A项: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源于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对作家的称谓,后来被教育家加里宁引用到教育界。他说:很多教师常常忘记他们应该是教育家,而教育家也就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与题干不符,排除。B、D两项:心灵的建筑师”和“辛勤的园丁”这两种说法很普遍,无从查找其出处,但可以确定并非夸美纽斯关于教师的言论。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2解析本题考查对个体身心发展规律的理解与掌握情况。个体身心发展规律包括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个别差异性和互补性。阶段性是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题干中的关键词为“童年期”,童年期最主要的特征便是儿童思维发展处于具体逻辑思维阶段,多数思维过程还必须借助具体形象和具体事物来完成。题干中指明“在教学内容上应多讲一些比较具体的、浅显的知识,在教学方法上多采用直观教具”,即针对童年期的主要矛盾和特征而展开的,遵循了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故B项正确。A项: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中不包括稳定性。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个体发展的不平衡性是指心理的发展可以因进行的速度、到达的时间和最终达到的高度而表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模式。这种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二是不同方面的发展速度不同,生理上神经系统、淋巴系统成熟在先,生殖系统成熟在后;心理上感知成熟在先,思维成熟在后,情感成熟则更晚。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个别差异性是指虽然任何一个个体的心理发展总要经历一些共同的基本阶段,但不同个体发展起始时间有早有晚,发展速度有快有慢,最终达到的水平有高有低,发展的优势领域往往也存在千差万别,强调个体与个体间的差异。与题干针对“童年期”儿童整个群体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3解析本题考查对体育的组织形式的理解与掌握情况。学校体育的组织形式包括体育课、早操与课间操、课外体育锻炼、运动队训练、运动竞赛五种,其中体育课是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体育课是中小学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除了体育理论知识的讲授外,主要是体育技能的学习和训练。通过体育课,学生能学习和掌握体育各个项目的内容。故A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