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题1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学发展史上的人物及其思想的对应。“有教无类”是孔子提出的,是指教育没有“类”的差别,所有人不论贫富、贵贱、善恶、智愚,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因材施教”最先是孔子对学生实施的教学方法,是指先要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然后因材施教,让学生各尽其才,有所进步。故A项正确。B项:孟子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孟子在政治上的主张是劝说统治者施行“仁政”。可见,孟子没有明确提出关于学习过程的理论。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荀子提出了一个较为完整又相对系统的教学过程的结构模式:“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荀子的这段话,精辟地概括了教学过程的“四个环节”(四个阶段),形成了“闻—见—知—行”四个不可分割的、连续发展变化的教学过程的结构模式。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庄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包含朴素辩证法因素,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主张“无为”。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2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教育学家及其主要观点的识记与辨析。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了泛智教育思想,主张把一切知识教授给一切人和教育要适应自然,提出了统一的学制系统以及新颖的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夸美纽斯的泛智教育思想是以“泛智论”和“教育适应自然”为基础的。泛智教育思想适应了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创立独立的、系统的教育学奠定了基础,对西方教育理论体系的形成以及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故C项正确。A项:柏拉图的《理想国》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其哲学思想的各个方面,尤其对他的政治哲学、认识论等有详细的讨论,但它不是专门论述教育的著作。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培养》是西方教育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又称《雄辩术原理》。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的出版标志着规范、独立教育学的诞生,也标志着教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3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起源论。心理起源论者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把全部教育都归于无意识状态下产生的模仿行为。美国教育学家孟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