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2三角恒等变换(第2课时)(人教A版普通高中教科书数学必修第一册第五章)深圳科学高中朱龙一、教学目标1.会将形如的函数转化成形式,并能用来解决周期、最值等问题;2.可以使用三角函数解决简单的应用问题.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归纳辅助角公式中的推导过程及相关辅助角的理解;2.尝试以角为自变量建立函数模型求解问题.三、教学过程1.问题引入学习了两角和(差)公式、二倍角公式以后,我们就有了进行三角恒等变换的新工具,三角恒等变换不仅能解决倍角问题还能解决三角函数升降幂的问题,同时三角恒等变换在化简三角函数式中的也有着重要的作用,.那请大家思考以下问题:问题1:若已知,你能求函数的周期,最大值和最小值吗?【活动预设】给学生留出时间,让学生思考问题,教师暂不给出提示.追问1:观察例题中两个函数式,如果研究它们的周期和最大、最小值,要将函数式转化为的形式才可以使用正弦函数的性质去判断,那我们要如何利用三角函数公式进行变换呢?你能说出理由吗?【活动预设】教师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能够积极思考并尝试回答.【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发现学习辅助角公式的必要,从而产生学习辅助角公式的需求,顺利引入新课.2.例题探究2例1.求下列函数的周期,最大值和最小值:(1);(2).【活动预设】根据问题2的思考学生自主解决例1(1),教师引导学生能够积极思考并尝试回答例1(2).问题2:在第(2)问的式子中提取何值可以使其构成正弦的和差公式呢?如果提取后两项系数不是三角函数特殊值怎么办呢?(2)设,则.于是,,于是,所以.取A=5,则,其中,,即.3因此,所求周期为,最大值为5,最小值为-5.【活动预设】学生思考后尝试分析回答,教师适当引导(1)式中可利用正弦的和角公式,所以要将函数式提取一个常数,使两项的系数可分别写为同一个角的余弦值和正弦值,这样就配凑成两角和的正弦公式,逆用公式即可写为的形式.(2)式中,由于,因此提取后要将两项的系数构成平方和是1的形式才能分别看成同一个角的余弦值和正弦值,因此需要提取.【设计意图】师生一起探究变形的过程,使学生明确公式的来龙去脉,从具体问题入手方便学生理解,为后面的辅助角公式的一般性推导打下基础.追问2:你能归纳一下怎样将转化为的形式吗?【活动预设】学生独立尝试,教师适当引导,最后归纳得出结果:,其中.【设计意图】本例是三角恒等变换在数学应用中的举例,归纳得到一般情况,我们称它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