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1诱导公式二、三、四一、内容和内容解析1.内容“诱导公式”包括5组公式,即诱导公式二至六,本单元的知知识结构如下图所示:本单元分为两课时完成,本节课为第一课时,主要探究诱导公式二、三、四,并围绕圆的对称性提出要研究的相关问题,形成研究的思路.2.内容解析我们知道,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是借助于单位圆得出的,之后又借助于圆的几何性质得出了三角函数的部分性质,即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圆有丰富的性质,对称性是圆的重要性质,如果用三角函数表示单位圆上点的坐标,就可将这些对称性表示为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到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角的基本构成元素就是顶点、始边、终边,在三角函数这一章的研究中,为了方便,使角的顶点与原点重合,始边与轴的非负半轴重合,因此变化的只有角的终边.首先从形的角度,研究圆的对称性,假设任意角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为,点关于圆心或特殊直线的对称点为,根据单位圆上这两个点的对称性,可以写出以为终边的角与角的关系.接下来从数的角度,利用三角函数的定义,建立对称点坐标之间的关系,得到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即诱导公式.由此可见诱导公式的本质就是圆的对称性的代数表示.对于,还可以从旋转对称的角度认知它们,与从轴对称认知的本质一致,而这样认知与诱导公式一,及后续的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研究就一致了.因此这种变式为后续利用旋转对称性探究两角差的余弦作了铺垫.可见,本单元是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決问题,发展学生直观想象核心素养1P的很好的载体.在数学史上,求三角函数值曾经是一个重要而困难的问题.数学家制作了锐角三角函数值表,并通过公式,将任意角转化为锐角进行计算.现在,我们可以利用计算工具方便地求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所以利用这些公式的“求值”已不是重点,但是研究这些公式时使用的数学思想方法,在解決三角函数的各种问题中却依然有重要作用.在本单元中,利用诱导公式解決问题,重要的是观察计算对象的特征,选择合适的诱导公式,确定恰当的求解路线,并实施计算求解问题.因此本单元是培养学生数学运算核心素养的很好的载体.因此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利用圆的对称性探究诱导公式,运用诱导公式进行简单三角函数式的求值、化简与恒等式的证明.此外,为了使学生尽快熟悉并形成使用弧度制的习惯,在诱导公式中全部采用了弧度制.二、目标和目标解析1.目标(1)经历诱导公式的探究过程,积累应用类比、转化、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