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4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第二课时)(人教A版普通高中教科书数学必修第二册第六章)深圳市宝安中学(集团)高中部陈少晗一、教学目标掌握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律,能运用运算律解决相关问题.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律及常用的公式.2.教学难点:理解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律.三、教学过程【复习引入】回顾:向量a,b的数量积的含义是什么?向量的数量积具有哪些运算性质?【预设的答案】a·b=|a||b|cosθ,其中θ为向量a,b的夹角.设a,b是非零向量,它们的夹角是θ,e是与b方向相同的单位向量,则(1)a·e=e·a=|a|cosθ.(2)a⊥b⇔a·b=0.(3)当a与b同向时,a·b=|a||b|;当a与b反向时,a·b=-|a||b|,特别地,a·a=|a|2或|a|=..(4)|a·b|≤|a|·|b|.【设计意图】复习回顾向量数量积第一课时的主要内容,为第二课时的学习做好准备.1.呈现背景,提出问题探究:类比数的乘法运算律,结合向量的线性运算律,你能得到数量积的哪些运算律?【活动预设】展示数学乘法运算的运算律,及前两节所学的向量的线性运算律,学生类比出数量积的一些运算律.【预设的答案】运算律实数乘法向量数量积判断正误交换律ab=baa·b=b·a正确结合律(ab)c=a(bc)(λa)·b=λ(a·b)=a·(λb)a(b·c)=(a·b)c正确错误分配律(a+b)c=ac+bc(a+b)·c=a·c+b·c正确【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类比已学内容,做出猜想,为引入本节的数量积运算律做铺垫.22.分析联想,寻求方法活动:尝试说明上述猜想正确与否,并给出证明:(1)a·b=b·a;(2)(λa)·b=λ(a·b)=a·(λb);a(b·c)=(a·b)c(3)(a+b)·c=a·c+b·c.【活动预设】教师带领学生讨论,学生尝试说明以上猜想正确与否.【预设的答案】(1)交换律显然成立.(2)数乘结合律:(λa)·b=λ(a·b)=a·(λb)(λa)·b=|λa||b|cosθ1λ(a·b)=λ|a||b|cosθ2a·(λb)=|a||λb|cosθ3对λ分类讨论可以说明数乘结合律是成立的.数量积结合律:思考:a(b·c)=(a·b)c成立吗?由于a(b·c)表示与a共线的向量,(a·b)c表示与c共线的向量,所以这个式子不成立.(3)分配律:(a+b)·c=a·c+b·c教师讲授:利用a+b的投影向量等于a与b的投影向量之和可以证明.【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小心求证;紧扣向量的数量积定义进行运算律的验证,便于理解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律.3.猜想验证,得出结论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律:(1)a·b=b·a;(交换律)(2)(λa)·b=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