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植物的逆境生理一、教学时数计划教学时数10学时,其中理论课6学时,实验课4学时。二、教学大纲基本要求1.了解自然环境胁迫的基本概念与胁迫的类型以及植物相应的适应机制;2.了解渗透调节与环境胁迫的关系、膜保护物质与自由基的平衡;3.了解强光胁迫的概念、光抑制的特点以及紫外线辐射对陆生高等植物的影响;4.了解低温和高温对植物的伤害以及植物适应的机理与途径;6.了解干旱和水涝对植物的伤害以及植物适应的机理与途径;7.了解盐分过多对植物的危害以及植物的抗盐性;9.了解病虫对植物的伤害以及植物的抗病性和抗虫性;10.了解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污染对植物的伤害,植物抗环境污染机理与途径,以及进行环境保护必要性。三、教学重点和难点(一)重点1.植物在逆境下的形态结构变化与生理生化的变化;2.光环境的特点以及强光胁迫和紫外线辐射对陆生高等植物的影响;2.低温和高温对植物的伤害以及植物适应的机理与途径;3.干旱和水涝对植物的伤害以及植物抗旱、抗涝的机理与途径;5.大气污染的种类和对植物的伤害特点(二)难点1.植物在逆境下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的变化2.渗透调节和自由基的平衡与抗逆性的关系3.抗寒性和抗旱性机理本章内容提要:在自然界条件下,由于不同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以及人类活动等多方面原因,造成了各种不良环境,超出了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能忍受的范围,致使植物受到伤害甚至死亡。这些对植物产生伤害的环境称为逆境(stress)或胁迫。而植物对不良环境的适应性和抵抗力为抗逆性(stressresistance)或抗性。活性氧具有活泼的化学反应性,产生的主要部位为叶绿体和线粒体。活性氧是植物生命代谢中的产物,但活性氧积累到致害水平后,可使细胞结构及功能受损、生长受抑、引发膜脂过氧化、生物大分子受损伤,植物体内活性氧清除系统包括酶系统及抗氧化剂。多种逆境可诱导植物产生逆境蛋白,如热激蛋白、低温诱导蛋白、渗调蛋白、病程相关蛋白及其它逆境蛋白。1渗透调节的主要功能是维持细胞的正常膨压,渗透调节物质包括无机离子及有机溶质。生物膜结构及功能稳定性与植物抗逆性有关。低温、高温、干旱、盐害等多种逆境下,ABA含量都会显著增加,ABA作为一种胁迫激素或信号物质调节植物对逆境的适应性,植物交叉适应的作用物质可能是ABA。超过光饱和点的光强为强光,强光对植物可能造成的危害为强光胁迫。强光对植物的胁迫主要体现在:影响光合速率造成光合“午休”、增加光呼吸、影响植物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