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植物的光合作用一、教学时数:计划教学时数16学时。其中理论课12学时,实验课4学时。二、教学大纲基本要求:1.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意义、研究历史、光合作用总反应式;2.了解叶绿体的结构、光合色素的种类;3.了解光合作用过程以及能量吸收转变的情况;4.了解光合碳同化的基本生化途径以及不同碳同化类型植物的特性;5.理解光呼吸的含义、基本生化途径和可能的生理意义;6.了解光合作用的测定方法;7.了解影响光合作用的内部和外部因素;8.理解光合作用与作物产量的关系;掌握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途径与措施。三、教学重点和难点(一)重点:1.叶绿体的基本结构和叶绿素的性质。2.光合作用的机理。3.影响光合作用的内外因素。4.光能利用率与作物的生物产量的关系。(二)难点:1.叶绿素的生物合成。2.光合作用的机理。3.C3、C4途径的调节。四、本章教学主要内容:一、光合作用的概念与意义:(一)、要点提示:1、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2、意义:(1)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2)光能转变成化学能;(3)维持大气O2与CO2的相对平衡。(二).教学内容:碳素同化作用有三种类型:细菌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以及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是地球上规模最大的转换日光能的过程。光合色素主要有三类: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藻胆素。叶绿素的合成是一个酶促反应,受光照、温度、水分、氧气、矿质元素等条件的影响。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光合色素就存在于内囊体膜(光合膜)上。光合作用可分为三大步骤:(1)原初反应,包括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换的过程;(2)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合成的ATP和NADPH(合称同化力)用于暗反应;(3)碳同化,将活跃化学能变为稳定化学能。碳同化包括三种生化途径:C3途径、C4途径和CAM途径。C3途径是碳同化的基本途径,可合成糖类、淀粉等多种有机物。C4途径和CAM途径都只起固定CO2的作用,最终还是通过C3途径合成光合产物等。叶片是合成同化物的主要器官,在大多数植物中光合产物主要是淀粉和蔗糖。同化物质的1运输与分配直接关系到作物产量的高低和品质的好坏。同化物运输可分为短距离运输和长距离运输。短距离运输是指胞内与胞间运输,主要靠扩散和原生质的吸收与分泌来完成;长距离运输指器官之间的运输,主要是韧皮部的筛管和伴胞,需要特化的组织即转移细胞的参与。蚜虫吻刺法和同位素示踪结果表明,蔗糖是同化物运输的主要形式。在源端,同化物通过共质体和质外体,被装入筛管。在库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