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植物的水分代谢一、教学时数计划教学时数为8学时,其中理论课4学时,实验课4学时。二、教学大纲基本要求1.了解水的物理化学性质和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2.了解水的化学势、水势的基本概念、植物生理学中引入水势的意义;3.了解植物细胞的水势的组成、溶质势、衬质势、压力势等的概念及其在植物细胞水势组成中的作用,4.了解并初步学会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方法;5.了解植物根系对水分吸收的部位、途径、吸水的机理以及影响根系吸水的土壤条件;6.了解植物的蒸腾作用的生理意义和气孔蒸腾是蒸腾的主要方式、蒸腾作用的指标、测定方法以及适当降低蒸腾速率的途径;7.了解植物体内水分从地下向地上部分运输的途径和速度、水分沿导管上升的机制;8.了解作物的需水规律、合理灌溉指标及灌溉方法以及发展节水农业促进水资源持续利用的重要性。三、教学重点和难点(一)重点1.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2.植物细胞水势的组成,水分移动的方向。3.细胞对水分的吸收。4.植物根系对水分的吸收。5.气孔蒸腾的机理和影响因素。6.植物体内水分运输的途径。7.作物需水规律和合理灌溉。(二)难点1.植物细胞的水势的基本概念。2.组成和有关计算。3.气孔开闭的机理。1.引言水是植物维持生存所必需的最重要的物质。植物从水中进化而来。植物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和光合作用等一切生命过程都必须在水环境中才能进行,没有了水,植物的生命活动就会停滞,植株则干枯死亡。地球上水分的供应量不仅决定了植物的生态分布,而且显著影响了植物的生理生化特性。对于一株植物来说,一方面,它要不断地从环境中吸收水分,以满足其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另一方面,由于植株地上部分(主要是叶片)的蒸腾作用,植物体内的一部分水分不断散失到大气中,以维持其体内外的水分循环及适宜的体温。根系吸收的水分除极少部分参与体内的生化代谢过程外,其绝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了周围环境中。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利用和散失的过程,称为植物的水分代谢(watermetabolism)。2.植物与水分的关系2.1水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2.1.1水是植物细胞主要的组成成分水是植物细胞中含量最大的组成成分,草本植物鲜重的80%以上和木本植物鲜重的50%以上都是由水构成的。植物的含水量与植物种类和植物生存的环境密切相关;不同细胞、组织和器官中的含水量也不尽相同。2.1.2水对植物的生理作用1水使植物细胞原生质处于溶胶状态,以保证各种生理生化代谢的进行。如果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