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形势下如何落实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思考.pdf
下载文档

ID:3331191

大小:2.91MB

页数:4页

格式:PDF

时间:2024-03-02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新形势下 如何 落实 建设 工程 安全生产 主体 责任 思考
109第3 8 卷2023年第8 期CONSTRUCTiONSAFETY安全管理与项目管理建筑容全新形势下如何落实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思考陈志红(阅中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四川阅中637400)摘要:根据四川省阅中市建筑施工领域近3 年来发生安全事故的情况,剖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寻求解决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方法、措施,从加强制度设计、推广设计施工一体化、加强风险防控、提升职业技能、实施差异管理、深入推进事故调查处理工作方面提出了建议,旨在为广大建筑从业人员、监管单位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以做好建筑行业安全生产工作。关键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安全隐患中图分类号:X922文献标志码:A0引言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省、市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精神,阅中市全面开展了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各项工作。针对日常检查、专项检查、集中攻坚行动中反映出的突出问题,加大了专项整治攻坚力度,推动完善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工作措施和长效机制,提升安全监管效能,全面实行闭环管理,督促各方责任主体严格落实整改措施和要求,确保专项整治工作取得实效。但自专项整治行动以来,在如此高压态势下,近3 年来仍发生了7 起安全事故,其中高坠事故5 起,给从业企业、管理人员如何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带来较大的困惑,同时也给监管部门现行状态下的监管手段及方式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及满足现行技术发展的需要带来挑战。1行业现状目前,国务院、住建部等各级各部门关于建设工程安全生产首要责任、主体责任的履行从法规角度提出了约束及较好的履职思路,但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发展思路受限、监管权限不明确、从业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有待提升、从业人员水平不高等原因导致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能较好落实,导致现场安全隐患屡查屡犯,屡改屡犯,不能从根本上杜绝隐患的发生,从而安全事故不断。2安全事故情况经梳理,近3 年来阅中市建筑行业共发生高坠事故5 起,触电事故1起,溺亡事故1起,其中高坠事故发生具体情况为:主体施工阶段清理电梯井建渣过程中1人跌人电梯井发生高坠事故一起;主体施工阶段吊篮施工过程中吊篮倾覆发生高坠事故一起;主体施工阶段安装电梯过程中起重设备故障发生高坠事故一起;竣工收尾阶段清洗外墙发生高坠事故一起;已竣工房屋维修外窗发生高坠事故一起。3分析问题原因经查阅近3 年事故调查报告,分析事故发生原因主要有以下五方面3.1主体责任履行不到位事故发生与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是否规范履行存在一定的必然联系,建设单位是否足额投人安全生产费用、是否强制压缩工期、是否提出不合理要求,施工单位是否按照规范进行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人员到岗到位、规范履职,监理单位是否规范监理,对重大危险源、关键环节、危大工程等进行专项监督等情况均是制约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履行的重要因素门作者简介:陈志红,19 8 8 年生,大学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建筑结构检测等。E-mail:c h e n z h i 5 7 5 4145 2 8 110第3 8 卷2023年第8 期CONSTRUCTiONSAFETY安全管项目管理建筑安全3.2分包单位管理不到位(1)部分建设单位为尽可能降低施工成本、实现利益最大化,将设备安装工程(电梯、消防等)等技术性较强的工程未经总包单位认可擅自发包给分包单位单独施工,总包单位对分包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不能有效管控。(2)部分建设单位将设施设备维护保养、房屋交付使用后门窗等外维护结构构件维护保养等劳动力集中、技术性较弱的事务委托给不具备资质的企业、个人进行施工作业,但施工、监理等责任主体管理人员已退场,形成了管理的盲区。(3)部门管理权限交叉,如起重特种设备资质管理、执业行为管理分属于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住建部门,导致监督管理上存在交叉,界限不清的现象。3.3人员安全意识淡薄(1)一线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不高。经现场调查,目前一线从业人员年龄多为40 6 0 岁,普遍存在未接受系统的安全教育培训、对施工现场危险源认识不足、对自身存在疾病未察觉(如高血压等)、对发生事故后果不清楚、对安全防护重要性认知不足等问题,导致一线作业人员安全警惕性不高,维护自身安全意识不足,(2)项目管理人员安全意识不足,由于劳动作业人员流动性大导致施工现场管理难度极大,对施工现场的违法违规行为“司空见惯”。处罚力度不足,另外由于项目管理机构负责人对管理权限及责任区域未明确划分,导致形成责任盲区且安全管理人员存在敷衍了事、疲于应付检查的消极心态,认为监管主体多、管理手段多,不会轻易发生事故,导致其工作责任意识不够高。(3)项目领导安全意识不高,由于经济下行压力大,用人成本高,导致项目管理机构精简严重,部分项目未能按照规范要求配备安全管理人员,或未严格要求管理人员到岗到位,或仅设置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流于形式,认为施工现场有安全管理人员管控施工安全,主管部门定期不定期也对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情况进行了抽查检查,导致其形成麻痹心态3.4作业人员管理不到位经梳理发现,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存在的习惯性违章行为大多是作业人员行为管理不到位造成。(1)“首次”违法违规行为未得到严厉处罚。(2)对身边从业人员均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习以为常”。(3)对违法违规行为处罚力度不够大,未形成长效机制。3.5安全隐患巡查不到位经查阅事故调查报告及综合施工现场情况存在的安全隐患主要为巡查整治不到位。(1)人员紧缺。由于施工、监理单位未按照规范配备专职人员或人员未到岗履职,导致不能对施工现场定期、不定期全面排查,形成有效管控2 。(2)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为更好地承揽业务,监理企业在项目管理中的管理职能弱化,导致发现的安全隐患不能及时有效处置,并形成长效机制,因此安全隐患“屡查屡犯”。(3)监督管理乏力。由于机构改革,执法处置权移交给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导致发现安全隐患与现场查处存在时间差,不能及时有效处置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对违法违规行为处罚未及时曝光处理,不能形成强大的震慢效果。4建议在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中为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从以下六方面提出建议。4.1加强制度设计(1)采取执法关口前移、部门联动机制,推动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综合行政执法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各地方政府根据工作职责不同略有差异)联合执法,严肃查处违法转包分包、压缩合理工期、不按规定投人安全生产费用等行为,推动建设单位质量安全首要责任的落实,积极探索将施工安全管理情况与企业资质、商品房销售、企业诚信信息等挂钩的可行性办法,对违法企业实行严厉打击,对行为良好企业给予相关政策优惠3 。(2)严格督促落实企业领导层(实际控制人)、管理层安全生产责任,尤其是主要负责人、实际控制人作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3)全面落实施工总承包单位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绝对管理权”,施工总承包单位严格核验进人施工现场的分包单位、特种设备安装(维保、检测)单位、消防安装(维保、检测)单位、强电安装、自来水(燃气)安装、劳务企业等资质及安全生产许可证,建设单位、施工企业、分包单位应厘清自身111陈志红:新形势下如何落实建设工程安全生主体责任的思考安全管理权限、责任区域、工作职责,理清安全生产管理的主体责任、连带责任。(4)建立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监管部门应督促项目参建单位切实履行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在履行好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工程终身责任制的同时,做好项目质量保修期内使用功能、安全管理工作,杜绝安全管理的盲区。4.2推广设计施工一体化积极推广工程总包管理及设计、施工一体化承包模式,基于建设工程行业实际,为减少监督管理难度,实行扁平化管理,全面推行工程总包及设计、施工一体化承包模式。(1)鼓励新建项目采用设计、施工一体化模式,打通中介机构之间的区块分离的壁垒,加强项目间横向联系、协同力度,督促各建筑业企业利用BIM(建筑信息模型)、物联网等先进技术进行项目管理,将存在问题、工作难点、防护重点等提前预判。(2)深化方案及施工图设计,在满足采光、通风前提下,从抗震设防、保温节能等设计角度综合考虑减少外维护结构孔洞,尽量减少临边(洞口)等危险作业区域。4.3加强风险防控(1)加强风险评估,各在建项目应开展对项目建设全过程的风险评估,对安全事故易发点位、习惯性违章、常规性违规及典型案例等进行风险评估,建立预警机制。(2)建立风险整治机制,对经评估及巡查发现的风险点位,探索风险规避、转移的可行方法,切实加强安全风险分级防控及整治的双重预防机制。(3)加强现场风险隐患的防控,切实加强特种设备(物料提升机、施工升降机、塔式起重机等特种设备)、脚手架、临边、洞口、施工吊篮及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及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为重点的安全检查,有效防范和化解一般及重大风险,施工现场应切实加强质量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督促落实施工现场常态化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机制,形成闭环管理(4)定期开展、扎实推进安全风险防范、事故查处问责、长效机制建设等重点任务,保持事故查处和责任追究高压态势,切实做好人员安全教育及交底工作,做好人员持证上岗管控工作,督促建设单位加强安全设施设备、物资投人力度,保障足额投入,确保施工现场安全4(5)严格监督执法,监管部门应定期/不定期开展对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依法严厉打击惩处违法违规行为,彻底治理重大安全隐患,联合惩戒安全生产失信企业,倒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4.4提升职业技能据统计,目前我国建筑业一线作业工人中,老龄化严重,学历层次普遍较低,安全意识不足。目前函需提升建筑工人的安全意识、执业能力及技术水平,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探索推广建筑业技能鉴定工作。负责管理的部门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人员、一线作业人员管控上可以借鉴其他国家、地区的一些先进经验,现场安全管理人员、一线作业人员(尤其是特种作业人员)经过官方培训合格方可上岗作业。(2)试点体验式安全教育。推广案例式、体验式事故教育,充分利用班前教育对班组存在的危险源、规避方式、处突措施等进行全面学习,将“安全生产”理念人脑人心,身体力行发现问题、规避隐患。(3)建立体验区,利用现有资源、技术建立体验式安全培训基地并在施工现场建立安全体验区,采用VR技术进行体验式安全教育。未经体验式教育的工人,一律不得进人施工现场从事作业,从事外架作业、设备安装、吊篮作业等高处作业的人员的安全教育应10 0%覆盖,杜绝管理盲区。(4)建立技能导向的激励机制。将工人技能情况与市场准人、招标投标、诚信体系、评价评优等挂钩。4.5实施差异管理严格做好分包单位人场管理,严格做好人的安全状态的把控工作,做好自身缺陷的查找工作,务必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行为,采用差异化管理,有效降低管理难度。(1)扎实抓好分包单位的管理,严格核验分包合同签署程序,查验总承包单位是否对分包单位入场资格、资质进行核验,是否进行安全管理。(2)根据年龄差异化管理,对一线作业人员根据身体条件进行差别化管理,要求40 岁以上的工人定期体检,尤其对外架工等高处作业的人员,应对其职业保险进行专项检查,确保人的安全状态。(3)根据工种差异化管理,对危险性不同的工112上接第10 8 页)第3 8 卷CONSTRUCTiONSAFETY2023年第8 期安全项目管理建筑安全种分别设置年龄上限,如要求外架工一线作业人员年龄不能超过45 周岁,主体结构施工的一线作业人员年龄不超过5 0 周岁,从事装饰装修作业的一线作业人员年龄不超过5 5 周岁。(4)根据熟练程度差异化管理,针对新人场工人事故高发的特点,对人场尚不能独立从事作业的工人实施差别化管理,要求对新老工人通过穿红马甲、佩戴不同颜色的安全帽等方式区分管理。4.6深入推进事故调查处理工作事故调查应发挥惩前后、治病救人的警示教育作用。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时,建议深入抓好下列4项工作。(1)延伸适用调查处理的事故类型。目前应急管理部门对事故调查主要针对死亡事故,为尽可能发挥事故的警示教育作用,建议对现场查证属实的违法违规行为均进行严肃查处,一旦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应受到重罚。(2)加大对建设单位的问责力度。涉及事故调查处理的,除了较大等级及以上事故外,一般事故往往对建设单位未进行深人调查和问责,鲜有被问责者,建议加大对建设单位的处理力度。(3)建立事故分析和隐患预警制度。进一步深人分析事故背后是否存在管理、制度漏洞等,结合事故报告,总结事故暴露出的易发多发问题,作为下一阶段整治提升重点,(4)强化工伤事故统计。美国的海因里希理论认为重伤死亡与轻伤的比例为1:2 9,目前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主要针对死亡事故,而高一个数量级的轻伤事故则游离于监管之外。因此在日常监滨江控宽度的情况下,会出现15%2 0%的多层建筑。按照高层装配式建筑建设增量成本的分析,可以将规划总建筑面积不足2 0 0 0 0 m的6 层及以下民用建筑、建设项目的附属设施纳人可不按装配式建筑要求实施的情形。参考文献1观研报告网.2 0 16 2 0 2 1年全国装配式建筑面积、渗透率统计情况EB/OL.(2 0 2 2-0 6-3 0)2 0 2 2-11-13 .管过程中应严控轻伤事故,严格按照事故上报程序、要求各在建项目上报项目发生的一切事故,将事故报告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将事故的警示作用前置,降低事故发生率,有效遏制事故发生。5结束语为全面落实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从业企业、人员只有不断转变思路,转变观念,根据技术、标准、法规等的更新,不断完善内部管理机制,根据不同项目、不同地域结合实际做好安全生产责任清单编制,厘清自身工作职责,毫不松解地做好现场安全管理的各项工作,监管部门应做好监督管理界限的划分工作,做好项目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不断更新监管手段,以做好本地区、行业的安全监管工作。参考文献1张文斌.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的现状和措施分析J.质量与市场,2 0 2 1,7(14):7 7-79.2高朋朋.紧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机遇全力补齐安全管理短板一一浅谈如何补齐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之短板J.建筑安全,2 0 17,2(3 2):7 1-7 3.3罗为东.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特征及防治研究J.建筑安全,2 0 2 2,1(3 7):5 5-5 8.4邢娟.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的现状和对策J.建筑安全,2 0 2 1,2(3 6):5 3-5 5.(本文收稿:2 0 2 2-0 9-0 6)https:/ 项定额的通知.EB/0L.(2 0 18-0 1-2 5)2 0 2 2-11-14 .http:/ 3 省最新扶持装配式建筑政策和补贴标准汇总.EB/OL.2 0 2 2-11-14.http:/ 0 2 2-11-16)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