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脂质一、引言(一)脂质的定义脂质是低溶于水,高溶于非极性溶剂的有机分子。(二)脂质的分类按照化学组成可分为:1.单纯脂质:主要有甘油三酯和蜡;2.复合脂质:主要有磷脂和糖脂;3.衍生脂质:主要有取代烃,固醇类,萜和其他脂质。按照极性可分为非极性脂质和4类极性脂质(参见表2-1)非极性脂质:水不溶,不能形成单分子层。如胆甾烷、长链脂肪酸和长链一元醇形成的酯等。Ⅰ类极性脂质:能参入膜,但自身不能形成膜,如三酰甘油、胆固醇等;Ⅱ类极性脂质:能形成膜,如磷脂和鞘糖脂;Ⅲ类极性脂质:具可溶性,如脂肪酸盐、胆质酸盐、皂苷等。ⅢA类有长链脂肪酸的盐;阴离子、阳离子和非离子去污剂;溶血磷脂酸;脂酰CoA等。ⅢB类有胆汁酸、皂苷等。(三)脂质的生物学作用1.贮存能量;2.构成体质;3.生物活性物质。二、脂肪酸(一)脂肪酸的种类(见表2-2)其中棕榈酸(16:0)、硬脂酸(18:0)、棕榈油酸(16:1,△9)、油酸(18:1,△9)、芥子酸(22:1,△13)、亚油酸(18:2)、α-亚麻酸(18:3,△9,12,15)、γ-亚麻酸(18:3,△6,9,12)、花生四稀酸(18:3,△5,8,11,14)、EPA(20:5,△5,8,11,14,17)和DHA(22:6,△4,7,10,13,16,19)等较重要。(二)天然脂肪酸的结构特点1.碳原子数多为偶数;2.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双键多在第9位,第2和第3个双键多在第12和第15位;3.双键多为顺式,少数为反式。(三)脂肪酸的理化性质链长则在水中的溶解度低;双键多则熔点低;顺式异构体的熔点比反式异构体低;可以发生氧化,加成等化学反应。(四)脂肪酸盐和乳化作用脂肪酸盐有亲水部分和疏水部分,可以使脂类形成小滴,分散到水中,可以作为去污剂使用,也可以用于生化实验,分离膜蛋白会使蛋白质变性失活。(五)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亚油酸是ω-6家族PUFA的原初成员,也是二十碳烷化合物的前体,α-亚麻酸是ω-3家族PUFA的原初成员,ω-6家族PUFA可降低血清胆固醇,ω-3家族PUFA可显著降低血清甘油三酯,防治神经、视觉和心脏疾病,人类可能缺乏ω-3家族PUFA。EPA(20碳五稀酸)和DHA(22碳六稀酸)有保健价值。(六)类二十碳烷类二十碳烷是由20碳PUFA衍生而成的,包括前列腺素、凝血烷和白三烯等,合成的前体主要是花生四烯酸。前列腺素存在广泛,种类较多,不同的前列腺素或同一前列腺素作用于不同的细胞,产生不同的生理效应,如升高体温,促进炎症,控制跨膜转运,调整突触传递,诱导睡眠,扩张血管等。凝血烷最早从血小板分离获得,能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