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溶液第一节溶液的形成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等概念2.能说出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乳化现象3.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价值4.知道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及两者之间的转化取一只小烧杯,倒入约50mL水,加入一小匙食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用玻璃棒搅拌。仔细观察发生的变化,直至食盐颗粒在水中消失,触摸烧杯,感受温度变化。一、溶解的过程食盐50mL水食盐水现象形成什么问题:1.食盐颗粒为什么不见了?2.想一想,这杯氯化钠溶液的上部、中部和下部,任一处,是否一样咸?3.如果把上述氯化钠溶液倒入瓶子里密封起来,保存一个月,一年,两年……你猜测食盐会不会从中析出食盐颗粒来?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就是溶液。起溶解作用的物质叫做溶剂;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⑴溶液是混合物。⑵溶液的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⑶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所组成。氯化钠溶于水:a.溶解前b.溶解中c.溶解后溶剂溶质溶液为什么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点击上图右下角play播放氯化钠溶于水:a.溶解前b.溶解中c.溶解后溶剂溶质溶液为什么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Na+和Cl-扩散到水分子的间隔之中。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食盐溶于水时,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组成氯化钠的钠离子和氯离子向水中扩散,均匀地分散到水中,所以食盐溶液实际上是离子和分子组成的均匀混合物。离子的直径很小(一般小于10-9m),质量也很小,它们在水溶液中跟水分子一起不断运动,所以溶液是均匀、稳定的。1.氢氧化钠NaOH、硝酸铵NH4NO3分别溶解在水里,溶液的温度会发生什么变化?2.写出你设想的实验步骤。3.完成实验,将测量数据记录在下表中。物质溶解时溶液温度的变化实验探究物质溶解时溶液温度的变化水的温度T1℃氢氧化钠溶液的温度T2℃T2℃-T1℃水的温度T1′℃硝酸铵溶液的温度T2′℃T2′℃-T1′℃在溶解过程中发生了两种变化: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这一过程吸收热量;另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这一过程放出热量。溶质不同,这两种过程吸收或放出热量不同,从而使溶液的温度发生不同的变化。氢氧化钠NaOH硝酸铵NH4NO3温度变化温度升高温度降低物质溶解时溶液温度的变化水能溶解很多种物质,是最常用的较好的溶剂。常用的溶剂还有酒精、汽油等。如果不加以说明,通常所提的溶液就是指以水作溶剂的溶液。二、乳化现象衣服和餐具上的油污,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