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1)2.1椭圆本课件截取了“天宫一号”与“神八”成功对接的电视新闻,亲切而具体,是本课的一大亮点。接着让学生列举生活中常见的椭圆图形,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数学应用思想,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热爱生活的优良品质。通过模拟实验,学生合作探究,自己动手画出椭圆,同时,又运用了flash动画、几何画版等多种媒体手段探索了椭圆形成的条件,归纳出椭圆的定义.例1根据椭圆标准方程判断焦点的位置及求焦点坐标;例2是灵活运用椭圆的定义求椭圆的标准方程。本节课的难点是椭圆标准方程的证明.天宫一号与神八将实现两次成功对接。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最新消息:从对接机构接触开始,经过捕获、缓冲、拉近、锁紧4个步骤,“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器3日凌晨实现刚性连接,形成组合体,中国载人航天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试验获得成功。通过视频我们看到天宫一号与神八的运行轨迹是什么?“天宫一号”与“神八”将实现两次对接压扁自己动手试试看:取出课前准备好的一条定长为6cm的细绳,把它的两端固定在画板上的F1和F2两点,用铅笔尖把细绳拉紧,使铅笔尖在图板上缓慢移动,仔细观察,你画出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图形呢?椭圆的定义怎样画椭圆呢?F1F2M椭圆的产生绘图纸上的三个问题:3.绳长能小于两图钉之间的距离吗?1.视笔尖为动点,两个图钉为定点,动点到两定点距离之和符合什么条件,其轨迹是椭圆?2.改变两图钉之间的距离,使其与绳长相等,画出的图形还是椭圆吗?结论:(1)若|MF1|+|MF2|>|F1F2|,M点轨迹为椭圆.(1)已知A(-3,0),B(3,0),M点到A,B两点的距离和为10,则M点的轨迹是什么?(2)已知A(-3,0),B(3,0),M点到A,B两点的距离和为6,则M点的轨迹是什么?(3)已知A(-3,0),B(3,0),M点到A,B两点的距离和为5,则M点的轨迹是什么?椭圆线段AB不存在(3)若|MF1|+|MF2|<|F1F2|,M点轨迹不存在.(2)若|MF1|+|MF2|=|F1F2|,M点轨迹为线段.思考:椭圆是满足什么条件的点的轨迹呢?阅读教材第38页.平面内到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大于|F1F2|)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这两个定点叫做椭圆的焦点,椭圆定义:注意:椭圆定义中容易遗漏的四处地方(1)必须在平面内;(2)两个定点---两点间距离确定;(3)定长---轨迹上任意点到两定点距离和确定;两焦点间的距离叫做椭圆的焦距(一般用2c表示)。(4)|MF1|+|MF2|>|F1F2|.MF2F1椭圆的定义建系:设点:列式:化简:证明: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设M(x,y)是曲线上任意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