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资源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课例编号2020QJ06DFTB010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六年级学期上课题公民意味着什么(第二课时)教科书书名:道德与法治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20年8月教学人员姓名单位授课教师马力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指导教师张丙元北京市海淀区第二实验小学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认识居民身份证的记载信息,感受居民身份证的作用,体会居民身份证象征的权利与义务。2.学会合理使用居民身份证,养成保护个人身份信息的好习惯。教学重点:明确居民身份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公民的身份象征,学会保护个人身份信息。教学难点:体会居民身份证背后国家与公民的关系。教学过程时间教学环节主要师生活动10分钟一、身份证信息我知晓(一)环节一:猜测导入提问:哪一面是居民身份证的正面?(二)环节二:填写学习单1.填写:观察居民身份证正反面信息,记录观察信息。并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2.学生展示分类方法。(1)个人信息与非个人信息。(2)图片信息与文字信息。(3)文字信息与数字信息。3.小结:居民身份证上所有的登记项目都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居民身份证是受法律保护的证件。(三)环节三:深化居民身份证信息认知1.为什么需要公民身份号码?2.公民身份号码的数字有什么含义?3.身份证有效期限为什么不同?(四)环节四:考一考1.找出同一个地区的身份证。2.找出已过期的身份证。3.找出身份证持有者为少数民族。4.小结:居民身份证能够证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公民的身份。5分钟二、身份证用处知多少(一)环节一:身份证的用处1.情景:张恒的妈妈假期带他外出旅游,一路走来,张恒发现身份证虽小,但是作用可大了。2.学习单:记录居民身份证的用处。3.情景:身份证丢失风波。学生探讨:身份证丢失的麻烦。(二)环节二:警察查验身份证1.提问:在生活中你遇到过警察查验身份证的情形吗?你是什么心情呢?2.播放视频:哪些情形下,警察经出示执法证件,可查验居民身份证。3.小结:居民身份证作为公民身份的象征,意味着我们有权利利用居民身份证便利地参与社会活动。同时我们作为公民有义务配合警察依法查验居民身份证。5分钟三、保护个人身份信息1.探讨:随便遗弃火车票的做法是否合适?2.小心身份证复印件(1)情景:身份证复印件使用不当,被坏人加以利用。(2)正确使用身份证复印件的方法。3.提问:在生活中还有哪些行为可能造成我们个人身份信息的泄露?4.总结:居民身份证上有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