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完美的圈圈》教学设计授课教师程选州所在单位深圳市宝安区孝德学校微课名称追求完美的圈圈授课对象六年级学生理论基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和具体目标之一就是认识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而小学高年级的主要教学内容首先就是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在各种活动中悦纳自己。由此可见,认识自己尤其是自我悦纳是小学高年级心理教育的重要内容。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在满足了生理、安全、归属与爱的需要之后,尊重的需要就变得非常重要,而满足了尊重的需要,个体才更可能去追求自我实现。随着生活越来越好,生理和安全的需要都得到了满足。同时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拥有了自己的朋友圈,绝大多数学生和父母的关系也比较融洽。此时,正是他们发展尊重需要的时期。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积极悦纳自己是帮助学生健康发展的关键一步。教学目标知识内容认识到每个人都有缺点,明白接纳缺点的必要性。技能内容了解心中的理想自我形象,明确努力的目标不是追求完美,而是实现理想自我。态度内容能够接纳自己的不完美,自我悦纳。学情分析进入青春期初期的六年级学生,自我意识逐渐增强,道德判断也逐渐从他评转向自评。课堂调查显示,每个班都有个别学生认为自己没有优点,超过一半的学生更关注自己的缺点而不是优点,很多学生都会因为自己有缺点而苦恼。因此,有必要引导六年级的学生学会接受自己的不完美,获得悦纳自己的能力。教学重难点认识到每个人都有缺点,能够自我悦纳。教学设计一、故事引入(1分钟)圈圈原本是一个快乐的圆。但是有一天,它听到别人说它是一个残次品,因为一个圆是不应该有残缺的。于是它决定找回自己丢失的那个角,变为一个完美的圆。设计意图:用圈圈的故事创设情境,我们可能因为别人的评价就盲目追求完美。引发学生反思自己是否也想圈圈一样,因为他人的评价而盲目地想要成为一个完美的人。二、个人探索(5分钟)1.在找寻失落的一角的过程中,圈圈碰到了花、蜗牛和小鸟等。但是他们都不知道圈圈丢失的一角在哪里。小鸟对圈圈说“我看到过很多不完美的圆,和很多角,你丢失的角是什么样子的呀?”2.学生思考:如果你是圈圈,你缺失的部分是哪里?画一个圈圈,把自己的缺点写在上面。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缺点,暗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三、深入探索(5分钟)1.圈圈在继续向前的过程中碰到了菱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