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情绪:心存感恩深圳市龙华区龙澜学校李章【理论背景】恩格斯指出:"一个人活着不只是为自己活着,由于一些千丝万缕的情愫,使得人在某种程度上乐意为别人而活着。"在小学教育阶段,感恩教育重点在于把感恩教育具体化、行动化、生活化,在日常工作中,实施感恩教育的主要渠道之一是课堂教学活动,老师要充分挖掘感恩素材,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使感恩教育与课堂教学融为一体,积极主动地引导学生知恩、感恩。感恩是培养少年儿童健全人格的基本要求。近年来,有部分青少年和儿童缺乏感恩教育,以"我"为中心,不知回报,只知索取,折射出长期以来学校、家庭和社会在感恩教育上的缺位。因此,实施感恩教育,势在必行。感恩教育应该从小抓起,让学生了解感恩的内涵,树立感恩的心态,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怎样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需要从课堂教学、校园文化活动、家校协同教育中来融入知恩、感恩、报恩的道理,将之内化于每个学生的心田,践行于日常生活学习中。"感恩"不仅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更是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在教育工作中,"感恩教育"是永恒的话题。感恩教育是一种道德教育,主要体现为以德报德,能够唤起人性的真善美。在感恩教育中,我们要使家庭、社会、学校三者联动起来,让教育形成合力,让学生懂得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回报老师的授业解惑之情,回报伟大祖国的培养之爱。课题研究的背景感恩不仅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责任。感恩是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基本修养。对于今天的广大青少年来说,感恩不是陶单的回报父母养育之恩,它更是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只要我们人人都有一颗感恩的心,就会感到世界原来是那幺美好。只要我们人人都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的校园、我们的社会也将会更加和谐。【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培养学生感恩的意识,引导学生从习以为常的生活中发现值得感恩的人和事物。2.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节课,激发学生的感恩情绪,让学生学会表达感恩之情。3.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表达感恩的情感态度。【教学重难点】1.重点:培养学生感恩的意识。2.难点:将感恩情绪带入真实生活之中。【教学过程】(一)导入活动观看视频片段《种子变成向日葵》师生讨论:1.从一颗种子到向日葵,中间经过了多少程序?2.成长为向日葵,大家觉得有哪些人、哪些事物值得感谢?3.联系生活实际,同学们再想一想,自己的生活里,有哪些值得感谢的人或事情?为什么?(二)主题活动1.讲述绘本故事《阿比忘了什么》指导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