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教学基本信息课题不等式的概念学科数学学段:初中年级七年级下册教材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出版社:北京出版社出版日期:2013年12月教学设计参与人员姓名单位设计者刘海英顺义区第十二中学实施者刘海英顺义区第十二中学指导者张宝义顺义区研修中心课件制作者陈迎春刘海英顺义区第十二中学顺义区第十二中学其他参与者高欣高文丰顺义区研修中心顺义区第三中学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问题,了解不等式的意义,能根据条件列出不等式;2.经历认识具体问题中的不等关系用数学符号表示的过程,发展抽象能力,通过等式概念得出不等式的概念,体会类比的思想;3.通过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教学重点:不等式的概念,列不等式.教学难点:列不等式中的不等号“≤”,“≥”的正确使用.教学过程(表格描述)教学环节主要教学活动设置意图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前面我们学习过等式和方程,等式和方程是研究两个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在现实世界中,两个量之间不仅有相等关系,还有不等关系,而且随处可见.这一章我们就来研究两个量之间的不等关系,学习不等式的概念、性质以及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用学过的知识引入新知,学生不感到陌生,由研究等量关系过渡到研究不等关系,是解决问题的需要.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式组的解法等内容,并研究如何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不等式的概念和如何列不等式.思考:你能举出生活中一些不等关系的例子吗?这些不等关系怎样用数学符号表示呢?1.生活中的不等关系同学们和我一起看下面几个例子:列举出生活中一些不等关系的例子(1)妈妈每天起床的时间在6点之前;(2)太阳的体积比地球大;(3)哥哥与弟弟的身高不相等;这些不等关系都可以用数学符号来表示.(1)涉及到两个量,一个是妈妈每天起床的时间,另一个是6.妈妈每天起床的时间是一个量,在6点之前是指小于6.如果用x表示妈妈每天起床的时间,那么就可表示为x<6.(2)涉及到两个量,一个是太阳的体积,另一个是地球的体积.如果用a表示太阳的体积,用b表示地球的体积,太阳的体积比地球大,那么就可表示成:a>b.(3)用m,n分别表示哥哥与弟弟的身高,那么就可表示成:m≠n.2.数学中的不等关系如果给出两个具体的有理数,我们能很快比较出它们的大小,例如55>20,4>-1,0<6,-1>-2,5-9<3+7.如果用字母表示数,通过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