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CGS--QP--17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第1页共7页不合格(品)控制程序1目的通过对不合格的识别和控制,有效地防止不合格非预期使用或交付。2适用范围2.1对税收执法中不合格行为的控制和处理。2.2对行政管理中不合格行为的控制和处理。2.3对县局确定的其他不合格行为的控制和处理。3职责3.1监察室负责对行政管理中不合格行为的评议和追究。3.2税政法规科负责对税务行政执法中不合格行为的评议和追究。3.3计统征收科、管理科、稽查局负责本单位发现的不合格行为的评议和追究,重大问题报县局评议和追究。3.4各科室、单位按评议结论纠正不合格。4工作程序4.1不合格范围4.1.1税务行政执法中不合格行为:a)多征、少征、多退、少退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版第1次修改2003年7月发布XCGS--QP--17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第2页共7页款行为;b)违反税收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c)其他损害国家利益或纳税人利益的行为。4.1.2行政管理不合格行为:a)违反国税系统税务人员廉洁自律若干规定的行为;b)违反县局社会服务承诺制度的行为;c)违反县局机关工作人员服务守则和一线工作人员服务守则的行为;d)违反县局基本建设和大宗物品采购管理办法的行为;e)违反县局经费管理办法的行为;f)违反劳动人事纪律方面的行为;违反县局其他行政管理制度的行为。4.1.3县局确定的其他不合格行为。4.2不合格发现途径a)各类检查(包括外部检查)、考评(考核)发现;b)纳税人投诉、举报发现;c)内部审核、管理评审中发现;d)日常工作中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版第1次修改2003年7月发布XCGS--QP--17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第3页共7页e)其他途径发现。4.3不合格调查取证4.3.1下一环节工作人员发现上一环节不合格,如按规定可纠正的,在职责权限内予以纠正或退回上环节工作人员纠正。4.3.2县局组织的各类检查、考核、内审、管理评审发现以及下一环节发现无法纠正的不合格,发现人员必须及时取得有关证据材料,并向牵头科室或单位负责人汇报后进一步调查取证,牵头科室或单位负责人可视情况指定人员协助其调查取证。4.3.3县局通过日常管理、接受纳税人投诉、举报以及其他途径发现的不合格,由发现不合格的单位、科室负责人指定人员进行调查取证。4.3.4上级检查发现的不合格,由对应科室或单位负责人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