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卷第1期2023年2月古地理学报JOURNALOFPALAEOGEOGRAPHY(ChineseEdition)Vol.25No.1Feb.2023文章编号:1671-1505(2023)01-0198-17DOI:10.7605/gdlxb.2023.01.013渤海海域石臼坨—辽西凸起覆盖型潜山储集层发育特征与分布模式*戈道瑶1,2龚承林1,2张新涛3杨帆1,2余一欣1,2陈宇航4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2249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3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勘探部,北京1000104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18摘要渤海海域发育勘探潜力巨大的覆盖型潜山,这类潜山储集层的发育特征及分布模式是当前潜山油气勘探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利用地震、测井、铸体薄片、井壁岩心、常规物性、扫描电镜和X衍射等资料,开展了石臼坨—辽西凸起覆盖型潜山储集层的发育特征、主控因素和分布模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覆盖型潜山以长英质含量较高的混合花岗岩为主,发育多种类型的溶蚀孔隙和裂缝,其中构造裂缝是最主要的储集空间。储集层平均孔隙度为2.2%,平均渗透率为0.445×10-3μm2。覆盖型潜山自上而下可划分为风化黏土带、风化砂砾岩带、风化裂缝带、裂缝发育带、相对致密带和基岩带。(2)富长英质的岩石为裂缝型储集层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较高的长英质含量利于构造成缝和风化、淋滤、溶蚀改造。(3)印支期—燕山期的强烈隆升是形成优质风化壳储集层的必要条件,而多期次构造作用叠加是潜山规模裂缝型储集层形成的关键,储集层距印支—燕山主控断裂的远近和所处构造部位进一步影响了裂缝的发育。(4)风化淋滤对于覆盖型潜山储集层的改造具有重要作用,是控制储集层垂向分带性的主要因素。(5)建立了覆盖型潜山储集层的分布模式,叠合破碎带的风化裂缝带和裂缝发育带是优质储集层的有利发育部位,二层结构潜山风化壳更为发育,多期构造活动叠加区域潜山内幕裂缝带厚度更大,裂缝发育带和破碎带发育更为密集。关键词石臼坨—辽西凸起覆盖型潜山储集层特征主控因素分布模式第一作者简介戈道瑶,男,1997年生,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储集层地质学和沉积学研究。E-mail:gepakho@163.com。通讯作者简介龚承林,男,1983年生,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主要从事深水沉积学和层序地层学研究。E-mail:chenglingong@cup.edu.cn。中图分类号:TE122文献标志码:A*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外协科研课题(编号:CCL2020TJX0NST1282)资助。[Financiallys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