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脉痉挛性心绞痛危险分层JCSA评分简介研究背景•日本国内的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研究以及国际协作研究的结果显示,采用冠脉造影时药物(麦角新碱或乙酰胆碱)诱发冠脉痉挛的试验方法,日本心绞痛患者约有40%属于冠脉痉挛性心绞痛(CSA),发生率高于欧美患者的3倍,而且这些患者冠脉非痉挛部位的紧张度也增加,与欧美患者有明显差异,即CSA存在显著的地域与民族差异。研究背景•2008年日本循环学会联合日本冠状动脉疾病学会、日本胸部外科学会、日本心血管介入学会、日本心脏病学会、日本心脏血管外科学会共同发布了冠脉痉挛性心绞痛(CSA)诊疗指南-JCS2008。也是全球范围内第一个将CSA作为独立疾病进行讨论的指南。JACC:CSA危险分层-JCSA评分2013年9月13日,《JAmCollCardiol》在线发表一篇研究报告称,JCSA评分可以对冠脉痉挛性心绞痛(CSA)患者提供综合风险评估依据并进行诊断分层。该评分系统在训练集和验证集的预测率分别为87.6%和86.5%,也可以用于各临床亚组。研究介绍本项研究共纳入1429例CSA患者数据,来自一项多中心注册研究,其中1276例为回顾性观察数据,153例为前瞻性观察数据。患者中位年龄为66岁,平均随访时间是32个月。采集的数据包括:患者年龄、性别、冠脉疾病危险因素、心绞痛类型、心绞痛发作时患者ST段改变及心律情况、冠脉痉挛激发试验后影像学表现及药物或机械治疗等。研究终点预测的主要终点为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包括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梗、因不稳定性心绞痛住院情况、心衰和ICD电击情况等。次要治疗终点是患者全因死亡率。主要终点和次要终点的发生率见上表。7个预测因子•研究人员建立了多变量Cox比例风险模型,选取了MACE中的7个作为预测因子;根据调整后的风险比对这些预测因子进行打分,包括:院外心脏骤停病史(4分)吸烟(2分)静息型心绞痛(2分)器质性冠脉狭窄(2分)多血管痉挛(2分)心绞痛ST段抬高(1分)β受体阻滞剂(1分)共计14分不同评分患者MACE的发生率根据总分分为3个MACE风险等级:低危(0-2分),中危(3-5分),高危(≥6分)。不同评分患者MACE的发生率见上图。研究结果研究结果显示,MACE在低危(n=598)、中危(n=639)、高危(n=192)患者中的平均发生率分别为2.5%、7.0%和13.0%(p<0.001)。该评分系统在训练集和验证集的平均预测率分别为87.6%和86.5%。因此,研究者认为,JCSA评分可以对CSA患者进行诊断分层和风险评估。冠脉痉挛性心绞痛诊疗指南-JCS2008•非药物治疗•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