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儿常见病症的调理四、1.pptx
下载文档

ID:9230

大小:2.89MB

页数:94页

格式:PPTX

时间:2023-01-0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小儿 常见 病症 调理
中医防治中医防治 膳食调理膳食调理 小儿常见病症的调理小儿常见病症的调理 提 纲 一、感冒 二、咳嗽 三、腹泻 (一)、感 冒-概念及病因 外感发烧外感发烧 中医药保健预防更重要 一、感 冒-症状 鼻塞、流涕、咽喉不适、咳嗽等鼻塞、流涕、咽喉不适、咳嗽等 呼吸道症状 食欲不振、呕吐、腹痛、腹泻等食欲不振、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一、感 冒需就诊的情况 1 1、持续高热不退。持续高热不退。2 2、精神差,出现嗜睡或惊厥。精神差,出现嗜睡或惊厥。3 3、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等症状。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等症状。一、感一、感 冒冒-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的区别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的区别 感冒类型感冒类型 咽腔咽腔 舌质舌质 风寒感冒风寒感冒 不红不红 不红不红 风热感冒风热感冒 充血,红充血,红 红红 感冒推拿参考方 常规方法为:推攒竹,分推坎宫,揉太阳,黄蜂入洞,掐总筋,分阴阳,推三关,推六腑,揉膻中,揉肺俞。风寒者加拿风池,拿合谷,揉二扇门,掐阳池,多推上三关以辛温解表。风热者加清补脾胃,揉中脘,摩腹。夹痰者加按揉天突,擦胸,按揉乳旁、乳根。夹惊者加清心经,清肝经,掐十王,掐老龙,水底捞明月,大清天河水。小儿感冒的单方 1.生姜510片,红糖适量,水煎或开水泡服,治疗风寒感冒。2.豆豉15g ,葱白1寸,生姜3片。水煎热服,避风取暖微汗,治疗风寒感冒。3.银翘解毒颗粒,每服半包,一日三次治疗风热感冒。如何预防小儿感冒 防受凉是预防感冒的关键防受凉是预防感冒的关键 1.大部分孩子晚上睡觉时,喜欢蹬被子,害怕孩子着凉,往往给孩子穿着厚厚的衣服睡觉,这种以衣代被的方法很不科学。影响小儿的睡眠质量。另外,小儿睡眠时,喜爱把脚和胳膊露在被窝外面,这样也不好,脚上是足太阴脾经,上肢是手太阴肺经,肺脾经受寒,自然会使小儿容易感寒而发病。如何预防小儿感冒 建议家长给孩子做宽松舒适的睡袋。这样就不用担心孩子睡觉时因蹬被子而着凉啦。2.“若要小儿安,耐得三分饥与寒”若要小儿安,耐得三分饥与寒”。给孩子穿的过多过暖,加之小儿天性好动,容易引起出汗。若遇到冷风一吹,寒邪易从汗孔侵入人体,从而导致小儿感冒。故古人认为小儿穿衣不宜过暖。这与我们常讲的“春捂秋冻”的道理有相似之处。如何预防小儿感冒 3.“若要身体好,夜间莫吃饱。”若要身体好,夜间莫吃饱。”家长家长疼爱自己的宝宝,总是给孩子吃最好的,最有营养的。特别是晚饭,做的特别丰盛,让孩子吃的饱饱的。又让宝宝睡前喝杯牛奶,认为能促进孩子的生长发育,这种做法却极不恰当。因为长时间这样喂养,脾胃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它如何受得了?它是要罢工的。中医认为易引起小儿食积内停,日久郁而化热,形成脾胃积热。古人云:“没有内伤积食,不得外感风寒。”“没有内伤积食,不得外感风寒。”脾胃积热是引起感冒的内因,而受凉是引起 感冒的外因。增强体质是预防感冒的核心 1)全面、均衡的饮食全面、均衡的饮食 孩子的食谱应是丰富多彩的,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的孩子,任何营养都不能缺乏。但是,现在的孩子多是营养过剩或营养不均衡。a 鱼生火,肉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鱼、虾、肉吃多了,孩子内热大,容易出汗,就容易受凉感冒。b 多吃米面,少吃肉蛋,多吃蔬菜,少喝牛奶。”增强体质是预防感冒的核心 2)充足的充足的睡眠睡眠 充足的睡眠不但可以增强体质,预防感冒也是一个人提高生活质量的根本。3)适当的体育)适当的体育锻炼锻炼 宝宝只限于适当的户外活动,多接触大自然,多呼吸新鲜空气,不适合做强度大的活动。(二)、咳嗽 咳嗽,既是呼吸系统疾病(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的一个常见症状,又是中医的一个常见病、多发病。但要治愈并非易事。正如俗语所云“咳嗽、咳嗽,大夫的对头”。咳嗽,中医分为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两大类。类型类型 病因病因 特点特点 外感咳嗽外感咳嗽 多因感受风、寒、热、燥多因感受风、寒、热、燥等外邪侵袭所致的咳嗽。等外邪侵袭所致的咳嗽。发病急,病程短。多发病急,病程短。多见于感冒的孩子见于感冒的孩子 内伤咳嗽内伤咳嗽 多因脾、肺、肾三脏功能多因脾、肺、肾三脏功能失常所致。失常所致。病情缓,病程长、易病情缓,病程长、易反复发作。反复发作。二、咳嗽 一般来讲:咳嗽是一种自卫的反射,对身体是有利的。它是为了使呼吸道的粘稠分泌物或异物的排出而发生的反射呼出运动。因此咳嗽是机体的防御机能,所以孩子有点咳嗽就赶快到医院找医生,吃药、打针、挂吊瓶,结果是孩子的抵抗力差了,脾胃伤了,得不偿失。所以当孩子有咳嗽时,父母一定要先仔细观察孩子的病情,咳嗽的特点,并结合全身的症状,再决定是否就医。咳嗽-需就医情况 咳嗽-咳嗽分型 因为咳嗽有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而外感咳嗽又分寒咳、热咳、燥咳等,区别起来比较复杂。简单的方法是:观察咽腔、舌质、舌苔和痰。类型类型 咽腔咽腔 舌质舌质 舌苔舌苔 痰痰 寒咳寒咳 不红不红 淡淡 白白 白痰白痰 热咳热咳 红红 红红 黄腻黄腻 粘或稠粘或稠 燥咳燥咳 干咳无痰干咳无痰 咳嗽治疗推拿方 基本方法:基本方法:清肺经清肺经,按天突按天突,推膻中推膻中,开璇玑开璇玑,揉乳旁揉乳根揉乳旁揉乳根,擦胸背擦胸背,分推肩胛骨分推肩胛骨,按弦走搓按弦走搓摩摩。外感咳嗽者:外感咳嗽者:疏风解表疏风解表,宣肺止咳宣肺止咳 处方:加推攒竹处方:加推攒竹,推坎宫推坎宫,推太阳推太阳,拿风池拿风池,推推上关上关,退下六腑退下六腑,拿合谷拿合谷。共同配合达到疏风解共同配合达到疏风解表表,理气宣肺止咳化痰理气宣肺止咳化痰。内伤咳嗽者:内伤咳嗽者:健脾养肺健脾养肺,止咳化痰止咳化痰。处方:加补脾经处方:加补脾经,补肺经补肺经,补肾经补肾经,揉上马揉上马,按按揉气海揉气海,揉中脘揉中脘,揉肺俞揉肺俞,揉肾俞揉肾俞,达到补脾和达到补脾和胃胃,养肺益肾养肺益肾,化痰止咳的作用化痰止咳的作用。二、咳嗽食疗方 咳嗽食疗方 风热咳嗽:风热咳嗽:1.梨+冰糖+川贝 梨一个,冰糖23块,川贝56粒(碎)2.煮萝卜水 燥咳:梨+蜂蜜+川贝 咳嗽食疗方 内伤咳嗽 就是指那些长期反复发作的慢性咳嗽(这类患儿的胃口差,没有食欲,应调脾胃)1.山药粥 2.红枣+白果 红枣3粒 白果3粒 3.八仙膏 (三)、腹泻 小儿腹泻是指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水样)为主症的小儿常见病。四季都有,好发于春秋季节,以2岁以内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目前被列为我国儿童重点防治的“四病”之一。腹泻因其轻重不同,对儿童的健康影响也不同。轻的腹泻相对时间短,次数相对较少,短时间内可造成患儿食欲减退,腹部不适,甚至出现脱水等症状,须积极治疗都可很快痊愈。但重症腹泻可长期反复腹泻,造成患儿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对孩子的生长发育危害较大。腹泻轻度腹泻与重度腹泻 中医认为: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小儿脾常不足,加之饮食不节,护理不周,最易受外邪和饮食所伤。脾胃受伤则运化失职,水反为湿,谷反为滞,合污而下成为泄泻。由于小儿腹泻是儿科的一大病,若大便次数少于10次以下,精神可,无明显脱水症状的,可自行食疗或找专业推拿等以缓轻腹泻症状。若出现突然暴泻如水,大便次数10余次以上,伴发热,频繁呕吐,迅速出现脱水及电解质紊乱者,应立即送医院治疗。腹泻家长需注意事项 小儿腹泻后,家长最应该做的事情 1.不要大补:千万不可喂孩子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宜吃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糖盐水,使胃肠得以休息,功能得以恢复。2.注意腹部及足部的保暖。3.注意保护好患儿的臀部,由于排便次数增多,肛门周围的皮肤和粘膜会有不同程度的充血水肿,家长应用温水轻洗,涂些油脂软膏以防肛门感染。如何预防小儿腹泻的发生 1.节制饮食。2.调节寒暖。3.断奶要适时。4.注意饮食卫生。腹泻分类 中医根据临床症状,将小儿腹泻分为伤食泻、脾虚泻、热泻、寒泻。对以上腹泻如何区别呢?我教大家最简单的方法:1.伤食泻的患儿,敲敲小儿腹部,若腹部胀气,大便臭就是伤食泻。2.若小儿拉的大便粘腻,肛周红肿,而且是暴泻,多是热泻。3.若小儿腹中鸣,粪便清稀,有风沫,多是寒泻。4.若食后即泻,大便溏,面黄腹胀者,多是脾虚泻。小儿腹泻推拿方:基础方:补脾经,推大肠,清小肠,摩腹,揉脐,揉龟尾,推上七节,捏脊。寒湿者:加揉外劳,揉天枢,按脾俞,按胃俞。湿热者:加清大肠,推上三关,退下六腑。食积者:清脾经,揉中脘,搓脐,拿肚角。脾虚者:加推板门,运内八卦,揉脾俞,揉胃俞,捏脊,揉足三里。腹泻单验方 1.干姜3克,切碎炒黑研末,淀粉3克炒黑研末,拌匀,用时加少许白糖冲服,分两次用,一天一次。2.银杏叶100克,鬼针草30克,水煎熏洗双足,治秋泻。3.吴茱萸15克,白胡椒30克,共为细末,每次35克,热醋调敷脐中,一日一次,治疗脾虚泻,寒泻。4.小儿推拿,捏脊疗法对小儿腹泻疗效甚好。(四)(四)发发 热热 外感外感发热发热 各种感冒而至的发烧。各种感冒而至的发烧。阴虚阴虚内热内热 午后发热、手足心热、盗汗、食少、脉无力、指纹淡紫午后发热、手足心热、盗汗、食少、脉无力、指纹淡紫 Title 疲劳,发热、低热、懒做、动则自汗体瘦、食后腹泻、苔白疲劳,发热、低热、懒做、动则自汗体瘦、食后腹泻、苔白 手法:天河水手法:天河水300500次、风寒加三关次、风寒加三关200次、风热推次、风热推脊脊100-300次。次。耳尖放血耳尖放血 建议用药:建议用药:羚羊角粉羚羊角粉 手法:补脾经手法:补脾经200次、部肾经次、部肾经200次、推天河水次、推天河水150次次 建议用药:建议用药:知柏地黄丸知柏地黄丸 肺胃肺胃实热实热 高热、面红、气促、不思饮食、便秘烦躁、渴饮、舌红苔燥、高热、面红、气促、不思饮食、便秘烦躁、渴饮、舌红苔燥、指纹深紫指纹深紫 手法:清肺经手法:清肺经200次、清胃经次、清胃经200次、清大肠次、清大肠100次、天河水次、天河水200次、推脊次、推脊50次。次。大椎放血大椎放血。建议用药:。建议用药:小儿清热宁颗粒小儿清热宁颗粒 手法:补脾经手法:补脾经150次、补肺经次、补肺经100次、天河水次、天河水100次、捏脊次、捏脊6遍。遍。建议:多休息。建议:多休息。(四)(四)发发 热热 注意事项:小儿发烧应控制在38.5度以下,出现高烧及时就医。出现中低烧时要物理降温办法为主,多喝水。物理法:温水兑白酒按3:1全身擦。温水温水+白酒,比例:白酒,比例:3:1全身擦拭全身擦拭 10-15分钟一次分钟一次 姜汁泥涂于背部,搓姜汁泥涂于背部,搓热、搓红待出汗热、搓红待出汗 40c 39-40c 38-39c 37-38 同三同三+口服安宫牛黄丸口服安宫牛黄丸 半颗。惊厥患者时饮药半颗。惊厥患者时饮药 不要超于不要超于10分钟。分钟。藿香正气水棉球藿香正气水棉球 值放于脐内固定值放于脐内固定(五)(五)便便 秘秘 实秘 大便干、食少、腹胀腹痛、口干口臭、面红身热、心烦多汗、小便短赤、舌苔黄厚、指纹色紫、为肠胃积热 穴位手法:清肺150、清大肠200、退六腑200、下推七节骨150次、捏脊3遍;小腿胃、肺区放血 建议用药:麻仁润麻仁润肠丸、栀子金花丸肠丸、栀子金花丸 虚秘 有便意、难排、汗出、气短乏力、面白神疲、肢倦谢言苔白纹淡。穴位手法:补脾100、清大肠200、三关100、下推七节骨100捏脊6遍,建议用药:麻仁润麻仁润肠丸肠丸 注意事项 对于以奶粉喂养的小儿,奶粉宜调稀一些并加适量果汁或蔬菜汁。断奶后的孩子主食不要过于精细多食蔬菜水果每天养成排便的习惯。(六)(六)厌厌 食食 1 2 胃阴不足:口干多饮、胃阴不足:口干多饮、不喜进食或拒食、皮不喜进食或拒食、皮肤干燥、大便干燥、肤干燥、大便干燥、苔光剥、舌质红苔光剥、舌质红 穴位手法:补脾穴位手法:补脾200、补胃补胃200、补肾水、补肾水100、捏脊捏脊5遍遍 建议:同上,建议:同上,严重针灸疗法。严重针灸疗法。用药:养胃舒颗粒用药:养胃舒颗粒 3 脾胃气虚:精神疲惫、脾胃气虚:精神疲惫、面黄、乏力不思饮食、面黄、乏力不思饮食、稍有进食大便即夹有稍有进食大便即夹有食物残渣、自汗、舌食物残渣、自汗、舌苔白苔白 穴位手法:补脾穴位手法: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