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县建设美丽乡村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
下载文档

ID:709216

大小:19.82KB

页数:6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建设 美丽 乡村 情况 调研 报告
关于县建设美丽乡村情况的调研报告 xx县位于XX省西南部,幅员面积422023平方公里,辖20个乡镇、2个经济开发区、295个村,总人口81万,农业人口61万。全县耕地面积380万亩,其中玉米面积360万亩,是国家重点商品粮基地县,全国第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诞生于此,梨树镇霍家店村2023年被党中央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魅力乡村〞荣誉称号。 自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开展以来,xx县党委、政府精心安排、扎实推进,抓规划、排工程、筹资金、定措施,有序有力实施各项建设方案任务,已取得阶段性成效。现将有关情况做以简要汇报: 一、主要做法 (一)突出特色,强化规划引领。一是坚持规划先行,结合区域特点和产业特色,编制了xx县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确立了“以点带面、整体推进〞战略定位,提出了以沿线村为主,内陆村整体推进,重点打造乡镇所在地省级示范村、沿线村,明确了相应整治模式和初步目标,以及环境改善、产业提升、特色培育和公共效劳配套为重点的实施内容。二是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根底上,坚持“重点突破,打造亮点〞的原那么,根据各村实际,因地制宜制定整治规划方案,切实增强整治方案的可操作性。 (二)落实保障,强化政策支撑。一是按照美丽乡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县委、县政府进一步整合涉农工程和帮扶对象的支持,明确了整治目标和原那么、模式和标准、申报程序、实施步骤、保障措施,以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鼓励作用。二是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强化工程资金使用监管,制订了一系列的标准性制度,强化制度的约束保障作用,进一步明确职责、落实责任,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创立工作。 (三)注重结合,强化统筹推进。在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注重与重点工作有机结合,加强宣传引导,强化统筹推进。一是加大环境整治力度。采取整合力量,突出重点,加强协调,扎实推进整治工程建设。截止五月末,全县累计出动人力2800人次、清柴草垛202330余个、清粪堆760个、清路边沟6万延长米,累计投入环境整治资金近280万元。二是加强根底设施建设。截止到6月中旬蔡家镇敬友村广场完成铺设彩砖2022平方米、马家村围墙建设完成2300延长米、白山大泉眼村2022平米文化广场已打好根底、郭家店化石山村村口的白钢大门已经安装、靠山屯村、上三台等村粉刷围墙1.2万平方米、修建通往农户过水桥33座、安装太阳能路灯92盏。初步统计,建设资金累计投入840余万元。在今年乡镇绿化方面,我县整体投入500余万元,其中栽种垂柳18295棵、银中杨3000棵、绿篱5000棵、金叶瑜120235棵、灌木花和杨大苗等2.1万株。三是加快产业升级。结合棚膜园区建设,加快梨树镇高家村、喇嘛甸镇梨树贝村、小城子镇亲仁村等村的特色产业培育,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支撑。四是注重宣传造势。为提高村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热情,组织有关支部书记、村长、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多批次外出参观学习,通过整治实例提高村民的切身感受,统一思想,强化认识,从而让村民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和支持美丽乡村建设。 (四)建立机制,强化工作合力。一是纵向到底的领导机制。成立了以县委书记、县长为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完善组织架构,全面落实责任主体。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密切协作,合力推进。各乡镇全面落实“一把手〞责任制,将建设的目标任务逐项分解到人、到点。二是公开透明的监督机制。建立动态通报和定期督查制度,实行建设工程公开、进度公开、标准和要求公开的“三公开〞,定期邀请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进行专项视察,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三是协调合作的管理机制。协调财政、城建、农业、文化、国土等部门及时解决工程推进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加强对建设环境整治的综合考评、工程推进的全面监管、规划设计的组织管理等。 二、存在问题 虽然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在推进过程中依然还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特别是以下几个方面需着力加以解决: (一)后续长效管理有待落实。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完成后,增加了许多景观和设施,村级相应增加了大量养护开支。这样如果管理经费不能很好地解决,各村将由此造成新的负债,背上沉重的包袱,最终美丽乡村建设由好事变成了坏事。为此,后续长效管理不及时跟进的话,将带来很多问题和负面效应,美丽乡村建设已有的成果将前功尽弃,还招来群众的一片骂声,没有群众支持配合,后期建设工作开展难度将增大。 (二)工程实施推进难度较大。由于美丽乡村建设涵盖面广,整治类别多、现状复杂、受制因素多,包含规划、文化、水利、建筑、园林等诸多内容,在建设过程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会造成工程进展困难。另外,村庄环境治理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村容整洁环境美〞的建设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要素制约有待进一步突破。一是方案工程资金安排与基层和群众的需求存在较大差距。由于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定位较高,环境整治、公共效劳、根底配套等工程量大,投入资金也相对较多,个别村反映因为整治多、整治任务重,资金配套压力较大,只好“看菜吃饭〞、有多少钱办多少事,而基层和群众要求加快建设的愿望又很迫切,由此显得心有余而力缺乏。 三、建议意见 要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的有关战略目标任务,当前要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加快工程推进。建议省里统筹安排、科学考虑建设工程、内容和时序,切实增强工作的实效性。在积极申报各类工程争取上级资金支持的根底上,确保各项配套资金落实,并从省农委层面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发挥集成优势,集中投入美丽乡村建设。积极探索建立市场化、社会化投入机制,通过以奖代补、民办公助、一事一议等方式,集聚更多的资源、资金,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中来。 (二)进一步加强建设管理。建立完善考核鼓励机制,加强对部门、村社的考核奖惩,催促和鼓励各单位认真履职、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调整完善建设管理体制,防止多头领导、政出多门,便于工作开展,充分调动镇、村社主体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增强美丽乡村建设的使命感。 (三)进一步做好后续工作。一要加强环境整治建设。大力整治改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稳固提升道路硬化、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卫生改厕、村庄绿化等整治成果,加快城市根底设施的延伸拓展,推进农村地区路网、管网、河道的建设整治工作。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落实专项经费和责任主体,结合农村地区环境长效管理考核方法的出台实施,加强对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贴乱挂等“乱象〞的管理整治,实现村容村貌“五化〞。二要完善公共配套效劳。坚持工程带动的原那么,依靠工程带动社会事业、公共效劳的城乡统筹,全面提升农村社区效劳中心和文教卫体等设施的功能,确保效劳布局科学化、效劳投入多元化、效劳保障人性化、效劳队伍专业化,促使城乡根本公共效劳均等化。三要对第一批省级示范村、第二批省级示范村继续进行扶持,防止几年之后这些村因为没有后续资金扶持而使以前的建设工程老化。尤其要对秸秆气化站的运营费用进行适当的补助。 (四)进一步强化宣传引导。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主战场在村社。进一步加强班子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干部在群众中的号召力、影响力、战斗力和凝聚力,确保有人干事、能干成事、不会出事,推动建设工程顺利实施。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与群众的沟通协调,积极采纳村民、党员代表的合理意见,千方百计调动和激发农民的参与热情,使他们真正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践者、受益者,从而凝聚人心、推进开展。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宣传美丽乡村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推广建设成果和好的经验、做法,发挥典型引领示范带动作用,努力营造全社会支持配合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良好气氛,凝聚助推开展的正能量。 第6页 共6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