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审批局运行现状分析郭烨段曦雨胡灿宁李梓源摘要:行政审批局是我国行政制度改革的又一探索,2023年正式开始试点。实践证明,行政审批局这一模式能够切实有效地提高行政审批效率,标准审批工作,有利于打破传统行政生态困局。但在四年多的实践中,行政审批局也暴露出不少弊端,各地审批效率未达预期,信息孤岛问题严重,行政审批局作为法律责任主体的地位并不明确。要破除运行困境,仍需在加强顶层设计、建立数据共享平台、对应修改法律法规等方面持续努力。关键词:行政审批局;运行模式;运行困境;建议中图分类号:D6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23〕30-0111-02一、行政审批局运行模式与根底情况〔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探索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沿海地区为了改善政府审批环境,提高招商引资效率,开始采用一站式办公。一站式办公也可以理解为集中办公,起源于撒切尔执政时期的英国,随后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1999年,浙江省上虞县将行政审批事项机械集中到同一场所进行办公,成立了我国第一家集中办公的政务效劳办事机构——便民效劳中心。2004年行政许可法实施,明确了各地方政府可以根据精简、统一、效能的原那么,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许可权,并肯定了审批事项统一、联合、集中办理的做法。由此,行政效劳中心在各地普遍建立起来。随后,各地又以“两集中两到位〞对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进行探索,让进驻机构拥有受理以及审批的权限,例如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从这两种运行模式可以看到,行政效劳中心的这种集中都是“量〞的集中,而非“质〞的集中,不符合行政许可法第25条的立法原意,也使得其存在的合法性存疑。〔二〕行政审批局模式的出现与推广为了深化改革,提高行政审批效率,进一步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成都市武侯区、天津市滨海新区率先在全国范围内成立行政审批局,主管全区行政审批事项的办理工作,实行“审管别离〞,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供了新模式。随后,经国务院批准,中央编办联合国务院法制办先后发布了关于印发〈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中央编办发[2023]16号〕、关于印发〈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中央编办发[2023]20号〕,在天津、河北、山西、江苏、浙江、广东、四川、贵州、辽宁、安徽、湖北、湖南、广西、宁夏等十四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工作,并取得初步成效。2023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