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6页以法律援助维护农民工权益调研报告农民工权益维护和保障是党以人为本、改善民生政策的具体表达,是新时期实现好、维护好、开展好广阔农民根本利益的重要措施。近年来,xx市xx区按照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假设干意见和法律援助条例等政策法规,坚持机制和工作创新,通过开辟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和“急诊大厅〞等方式,形成了农民工维权法律应急机制和部门联动协作机制,确保了法律援助工作的实际效果,得到了受援农民工和社会公众的广泛好评。一、主要做法创新法律援助机制。该区依托区司法局和各乡镇成立了12支农民工法律援助应急效劳队,招募队员43名,在妥善处理农民工法律援助突发事件时,做到“及时发现、快速出击、有效控制、妥善处理〞,切实维护了农村社会的稳定。完善法律援助工作网络,畅通农民工法律援助申请渠道。该区先后在区总工会、团委、妇联、残联、看守所和各乡镇(街道)建立了16个法律援助工作站,在各村、社区设立了法律援助联络员,聘请联络员115人,做到工作网络“横到边、纵到底〞,极大地方便了群众。2023年2月1日,某镇20多名农民工为了向建筑商讨要工资,扬言要用装载机将建好的房屋推倒,区法律援助中心当即启动应急预案,派出法律援助工作者赶赴现场调解,成功化解了这起一触即发的“推房维权〞暴力讨薪事件。设立法律援助“急诊大厅〞。利用148法律效劳热线,设立农民工法律援助受理、咨询、投诉24小时热线,每天安排一名法律工作者到法律援助中心受理大厅“坐诊〞,为来电来访群众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指导其依法维权;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困难群众,帮助其申请法律援助,提供便捷、优质、高效的免费法律效劳。自去年2月18日启动该项制度至今,共接待法律咨询事项116起,接待来电来访173人次,免费代书8件,帮助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困难群众申请法律援助45人次,接受法律援助中心指派办理法律援助案件69件,化解重大社会矛盾3起。去年5月四川法制报以法律援助设“急诊〞,现场为群众第2页共6页“把脉〞为题用较大篇幅报道了该区的经验和做法。开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通过简化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申请、审查、受理程序,扩大案件受理范围,在区法律援助效劳中心专门开辟了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实行24小时内受理制,做到“当即接待,当即受理〞。对农民工申请工伤赔偿、支付劳动报酬等维权求助事项法律援助不再审查经济困难状况。2023年至今,通过法律援助“绿色通道〞途径快捷办理农民工法律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