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乡村产业进展实施状况和效果评估报告为全面贯彻中共中心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发(2023)1号)精神,探究我镇稳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连接路径,依据省、市、区委要求建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体系、制度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推动城乡融合进展,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我镇突出各村特色主导产业,推动“一村一策〞产业振兴,打造兴村富民产业进展,并对实施状况和效果开展评估,现将评估状况报告如下:一、乡村产业进呈现状镇面积38.5平方公里,辖6个行政村,121个村民小组,242个自然村,总人口1.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2834人。镇现有耕地1423公顷(水田962公顷,旱地457公顷),园地186公顷(果园17公顷,茶园116公顷),林地1656公顷。现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国家级1个(大),市级3个(绿源苗木、花智造、无极雪),家庭农场42家,专业合作社25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2家(徽黄、田野)、“区级示范家庭农场〞、“区级示范合作社〞1家(烟叶),特色产业规模50亩以上基地累计12个,产业规模化进展逐步壮大。目前全镇根本形成以菊花(1300亩)、茶叶产业(1700)为主导,水果(150亩)、向日葵(100亩)、烟叶(700亩)等为补充的产业进展体系,强化创新进展,紧密联系农旅联合进展,常态化3开展了菊花休闲观光、大茶博园网红打卡节、花开半夏藕遇节、葵花节等一系列丰富好玩的活动,“农业+旅游〞的特色进展渐渐成为了农夫增收的重要方式。二、经验做法及取得的成效围绕村集体增收“七条路径〞,突出特色主导产业,推动“一村一策〞产业振兴。村立足农田资源优势,以花为媒,打造“花开半夏·藕遇〞乡村旅游品牌。流转闲置土地实行规模化种植,形成莲藕、小香薯、泉水米、烟叶、猕猴桃、中草药六大产业基地2023余亩,同时加大市场主体合作,突出三产融合进展,带动村民增收。蜀源村围绕“向阳花开·养生蜀源〞品牌,以乡村旅游为主导产业,扩大向日葵基地种植面积,改4造提升周边民宿接待软、硬件水平,完善配套根底设施建设,推出徽文化研学游、亲子游等项目,以农旅融合为乡村振兴赋能。村结合“康养〞主题,引进院藏、和康中医馆、青春谷等一批文旅类、养疗类项目。同时发挥区位优势,引导兴建店面,通过对外租赁、承包经营等方式,进展物业经济。村以打造“农耕〞为目标,结合花果类各大基地和迎头坞水库等自然资源特色及雪里蕻文化和品牌效益,与苏州土拔鼠农业科技合作,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