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教案人教版七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卷第三单元.docx
下载文档

ID:578175

大小:13.23KB

页数:8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1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教案 人教版七级 语文 上册 单元测试 第三 单元
教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卷第三单元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套卷 一.积累与运用。 1.依照课文内容填空。 ①夕阳西下, 。 ②稻花香里说丰年, 。 ③ ,谁家新燕啄春泥。 ,浅草才能没马蹄。 ④潮平两岸阔, 。海日生残夜, 。 ⑤树木丛生, 。秋风萧瑟, 。 ⑥红的像火, , 。 ⑦春中展示春天成长过程的三个比喻句依次是: 2.给“读千古美文〞对出一个下联。 3.仿照“春天,青年时期,耕耘人生〞的句子,概括出人生其它三个阶段的生命特点。 夏日: 秋天: 冬日: 4.下面一段话中划线的句子均有语病和错别字,请一一改正。 目前,地球的绿色之肺——①森林正在日益委缩。②近200年来,地球上的森林大约已有三分之一左右被采伐和毁掉。而另一方面,由于地球上的燃烧物增多,③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强烈增加。④此销彼长,使得地球生态环境恶化。这导致全球气候变暖,⑤对人类的消费而且生活产生宏大的阻碍,甚至威胁人类的生存。 ① ② ③ ④ ⑤ 二.古诗文阅读 〔一〕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5.“杨花落尽子规啼〞渲染了怎么样的送别气氛? 6.“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使用了怎么样的艺术手法? 7.全诗抒发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情感? 〔二〕杨震拒贿 〔杨震〕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秀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十金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惭而出。震性公廉,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洁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8.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之 举 遗 或 9.翻译以下句子。 ①暮夜无知者。 ②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10.用“∥〞给文段分层。 11.用一句话概括文段的中心。 12.古人拒收财物,清廉不贪的人非常多,请说出一个你所明白的故事。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以下各题。 访 兰 父亲喜爱兰草,过些日子就要到深山中去一趟,带回些野兰来栽培。几年之间,家里庭院就有了百十个品种,像要做一个兰草园圃似的。方圆十几里的人都跑来玩赏。父亲不但不以此得意,反而倒有了几分愠怒。此后进山去,便不再带回那些野生野长的兰草了。这事非常使我惊奇,咨询他,又不肯说:只是又一次进山的时候,专门招呼我说:“访兰去吧!〞 我们走了半天,到了山的深处。那儿有道瀑布,十几丈高地直直垂下,老远就听到了轰轰隆隆地响,水沫扬起来,弥漫到半空,日光在上面浮着,晕出七彩迷离的虚幻。我们沿谷底走,便看见有非常多野兰草,盈尺高的,都开了淡淡的兰花,像就地铺了一层寒烟。香气浓极了,气浪一冲,站在峡谷的任何地点都闻到了。 我从未见过这么清妙的兰草,连声叫好,便动手要挖起一株来。我想,父亲会培育这仙品的——往常就这么挖回去,通过一番栽培,就养出了各种各样的品种、形状的呢。 父亲却把我制止了,咨询道:“你觉得这里的兰草好呢,依然家里的那些好?〞 我说:“这里的好。〞 “如何个好呢?〞 我却说不出来。家里确实实比这里的好看,这里的却远比家里的清新。 “是味儿好似不同吗?〞 “是的。〞 “这是为什么?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点就有两个味?〞 父亲说:“兰草是空谷的幽物,得的是天地自然的灵气,长的是野山水畔的趣姿:一栽培了,便成了玩赏的盆景。〞 “但它确实叶更嫩,花更繁大了呀。〞 “模样大概美,但美得太甜、太媚,风格也就俗了。〞 父亲的话是对的,但我却不禁可惜了:这么精神的野兰,在这么个空谷僻野,叶是为谁长的,花是为谁开的,会有几个人明白而欣赏呢? “这正是它的不俗处。它不为被欣赏而生长,却为着本人的特色而存在着。因而它才长得叶纯,开得花纯,楚楚的有着它的性灵。〞 我再也不敢去挖野兰了。快乐着它的这种纯朴,哀叹往常喜爱着它却无形中毁了它。 父亲拉着我坐在潭边,我们的身影就静静地沉在水里。他看兰,也在看我,说:“做人也是如此啊,小孩,人活在世上,不能失了本人的真性,献媚处事,就像盆景中的兰草一样,降低了品行。低俗的人是不会对社会有奉献的。〞 我深深地记着父亲的话。从那以后,已经是十五年过去了,我不断未敢忘。〔选文有改动〕 13.文章中最能表达野兰特色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 14.对文章中“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点就有两个味?〞中的“味〞,你是如何理解的? 15.简要分析第一段中画线句子所包含的意思。 16.第二段的景物描写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17.下面是关于“访兰〞过程中父子对话的分析,选出分析不恰当的一项,并说明理由。 A.通过对话,对野生兰草和栽培兰草作比照,既照应开头,又为后文谈论作铺垫。 B.通过对话,详细写出野生兰草和栽培兰草的不同特点,寓褒贬于对话之中,发人深思。 C.通过对话,交代了“访兰〞的详细内容与“我〞认识到野生兰草的特性,并因而而可惜。 D.通过对话,提醒了父亲约“我〞“访兰〞的目的,写出“我〞的感情和认识的变化。 选项是〔 〕。 理由是: 18.文章主要写的是对“兰草〞的欣赏、品评,可文题却用“访兰〞而不用“赏兰〞,为什么? 19.简要分析作者借“兰草〞这一事物,提醒了怎么样的人生哲理。 四.写作 20.朱自清的春是一卷春的图画,一曲春的赞歌;辛弃疾的西江月描绘了农村夏夜的清新风光,抒发了诗人的闲适之情;马致远的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用特定的景物衬托气氛,生动地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伤;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在充满诗情画意的描绘中,抒发了作者对济南的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春夏秋冬,四季轮回,千姿百态,美不胜收。快快拿起你的笔,以“四季之美〞为话题,抒发你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吧! 积累与运用 略 古诗文阅读 5.黯淡萧条的气氛。 6.拟人的修辞手法,丰富的想象,将本人的情感给予客观的事物,十分耐人寻味。 7.抒发了对友人的深沉友情。 8.到;推荐;赠送;有的。 9.夜晚没有人明白;把这份好名声留给他们,不也是一份珍贵的遗产吗? 10.……密惭而出。∥震性公廉…… 11.赞扬杨震廉洁奉公的高贵质量。 12. 言之成据即可,如:子罕辞玉的故事。 现代文阅读 13.纯朴。 14.这里的“味〞既指气味,同时还指兰草的品行、气质。 15.父亲喜爱兰草并不是供人玩赏,供人玩赏的兰草就失去了真性,降低了品行,变得低俗。 16.描写兰草的生长环境,衬托野兰的高雅不俗;为后文赞美野兰作铺垫。 17.C。“我〞可惜是由于野兰生长在幽谷而不被众人所知,并不是由于认识到了它的特性。 18.“访〞有寻求的意思,对兰草的寻访说明了“父亲〞与“我〞对兰草的高雅、纯朴品行的仰慕,同时用一“访〞字,把兰草人格化,从而更突出了兰草的意味意义。 19.一个人只有保持纯真质朴的品行,不献媚,不低俗,才能为人们所敬重,才能有益于社会。 写作 参见中考评分标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