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教案人教版七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两则同步练习.docx
下载文档

ID:578148

大小:15.49KB

页数:11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1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世说新语 2023 教案 人教版七级 语文 上册 同步 练习
教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两那么同步练习 内容预览: 第二十五课世说新语两那么 〔建议安排2课时〕 [学法导引]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课文所选的两篇是反映古人的家庭教育,家庭文化生活和亲情观念。咏雪表达了谢家子弟在一次家庭聚会中“咏雪〞一事的始末,突出表现谢道韫的咏絮之才,暗示作者更欣赏谢道韫的才气。陈太丘与友期记述了年方七岁的陈纪责备父友“无信、无礼〞,表现了陈纪明白理识义的质量,聪颖机智,正直不阿的性格特点。其中敢于维护父亲尊严,更能够看出其父子亲情。 两文属文言文,文章短小,可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读顺句子,读明白文意。反复诵读,品味故事的文化内涵,感受家庭温馨的气氛。学习文中运用对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描写手法,刻画人物形象,理解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典题例析] 例题一: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 什么?你还能说出一两个描述飞雪的好比喻吗? 解析:此题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评价诗句的兴趣,做学习的主人,因而评价质量的好坏是次要的,关键在于说出本人的理解,假设同学间出现争议那么更好。鉴于此,此题的答案便是开放的。 参考答案:用“撒盐空中〞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比拟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非常高非常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根底,因而用“撒盐〞喻好。 用“柳絮因风起〞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马上到来的感受,有深入的意蕴,而“撒盐〞一喻所缺的恰恰是意蕴。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就好在有意象。 可用来喻“飞雪〞的喻体还有如:鹅毛、蒲公英子等。另外咏雪名句如:韩愈春雪“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夏树作飞花〞;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 例题二:元方是个有怎么样性格特点的小孩?他的“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请说说你的看法。 解析:此题第一句较客观,意在检测学生抓文章关键语句的才能。而第二咨询那么是一道主观性较强的咨询题,因而,答案能够是开放的,能够确信,能够否认。 参考答案:元方以客“无礼〞、“无信〞为核心进展责备,可见他明白礼识义。对粗俗的客“入门不顾〞又表达了他正直不阿的性格。 能够理解为元方并非“无礼〞。一个失信于人、不知自责且对子骂父的人,其品行低劣可见一斑,对如此的人就应该断然拒之于千里之外。 能够理解为元方确实有失礼仪。天下人谁无过,知错能改仍不失为有识之人,如何能因人的一时之错便完全否认一个人呢? [课时训练] 训练一 一、填空。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________〔朝代〕人________〔姓名〕组 织编写的。“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 ________〞、地点“________〞人物____________事件“________〞等要素。 二、解释以下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未假设柳絮因风起〔 〕〔 〕 俄而雪骤〔 〕〔 〕 撒盐空中差可拟〔 〕 陈太丘与友期行〔 〕 相委而去〔 〕 入门不顾〔 〕 下车引之〔 〕 公欣然曰〔 〕 太丘舍去〔 〕 三、以下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 A.俄而雪骤〔còu〕 B.公大兄无奕女(yì) C.尊君在否(bù) D.友人惭(chán) 四、以下加点的词解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 〕 A.与儿女讲论文义〔儿子女儿〕 B.撒盐空中差可拟〔相比〕 C.太丘舍去,去后乃至〔才〕 D.与人期行,相委而去〔丢下,丢弃〕 五、选出以下加点字的意思不同的一项 〔 〕 A.尊君在否 B.待君久不至 C.君与家君期日中 六、以下句子解释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 〕 A.俄而雪骤 B.即公大兄无奕女 译:突然间,雪下得紧了。 译:确实是谢安长兄的女儿无奕 C.待君久不至,已去。 D.元方入门不顾 译:等了非常久也没来,已经离开了。 译:元方头也不回地走了。 七、阅读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 。〞兄女曰:“ 。〞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给以下加点字注音。 谢太傅〔 〕 雪骤〔 〕 差可拟〔 〕 柳絮〔 〕 无奕〔 〕 2、对“公大笑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 A、说明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 B、谢太傅“笑〞前喻,而“乐〞后喻。 C、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D、谢太傅认为后一喻没有前一喻好。 3、“儿女〞一词古今义有何差异。 古义: 今义: 4、翻译以下句子。 ⑴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⑵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5、文中两个以雪为喻句子是 ; 。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6、谢太傅一家可谓其乐融融,你的家庭生活中有过类似的片断吗?模拟课文,以简约的文字记录下来。 〔二〕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7、这首诗的体裁是 ,从内容上看是一首 。 8、这首诗采纳的修辞手法有 、 。如此写的好处是: 。 9、请以“雪〞为喻造一个句子: 训练二 指出以下加点字的古今词义变化。 A、陈太丘与友期行 古义: 今义: B、太丘舍去 古义: 今义: C、下车引之 古义: 今义: D、元方入门不顾 古义: 今义: 参加中考学习小组 更多超值精华材料等着你! Section targeting 阅读以下三篇文言,答复文后咨询题。 〔一〕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咨询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那么是无信;对子骂父,那么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本文选自余嘉锡 。世说新语作者 , 〔朝代〕人。 2、解释以下加点字的词。 ①期行〔 〕 ②尊君在不〔 〕 ③相委而去〔 〕 ④下车引之〔 〕 ⑤尊君〔 〕 ⑥家君〔 〕 3、以下各句中加点的“之〞与“下车引之〞的“之〞用法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 〕 A、君子之学必好咨询 B、子将安之 C、良惊诧,欲殴之 D、投诸渤海之尾 4、这那么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5、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6、假设你单独在家,你父亲的同事有要事来找他,你会如何答复呢? 〔二〕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云而过书“举烛〞。 “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说,国以治。 治那么治矣,非书意也。今世学者多似类此。 7、解释加点的字。 遗〔 〕 夜书〔 〕 说〔 〕 尚明〔 〕 以治〔 〕 8、翻译以下句子。 ①云而过书“举烛〞。 ②治那么治矣,非书意也。 9、这个故事的寓意是: 。从中可归纳出一个成语: 。 〔三〕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注释] 秦青、 薛谭:都是秦国著名的歌唱家。 饯:设酒食送。 衢〔qú〕:大路。 10、选出对以下加点字词语的解释不当的一项 〔 〕 A、薛谭学讴于秦青:唱歌 B、未穷青之技:尽、全部 C、抚节悲歌:把住 D、响遏行云:阻止 11、以下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 〕 薛谭学讴于秦青 饯于郊衢 A、 B、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有过于江上者 未穷青之技 放之四海而皆准 D、 其邻人之父亦云 人皆贺之 12、以下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不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 〕 薛谭乃谢求反 其邻人之父亦云 B、 入而徐趋,至而自谢 响遏行云 自谓尽之,遂辞归 〔歌者〕贵在中节 C、 D、 停数日,辞去 抚节悲歌 13、翻译画横线的句子。 14、这那么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Section targeting 参考答案 〈世说新语〉两那么训练一 一、南朝宋 刘义庆 寒雪日 内集 谢太傅与儿女 讲论文义 二、不如 乘 不久、一会儿 急 差不多能够相比 商定同行 丢下 回头看 拉 快乐地 离开 三、B四、A 五、C 六、B 七、 〔一〕1.fù zhòu nì xǜ yì 2.D 3.古义:指子侄这一代晚辈的统称。今义:指儿子和女儿。 4.⑴不久,大雪下得急了,谢安十分快乐地咨询:“纷飞的白雪就像什么?〞 ⑵〔道韫〕确实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5.撒盐空中差可拟 未假设柳絮因风起 谢道韫的比喻比胡儿好。由于柳絮给人春天马上到来的感受,有一种意境美,而“撒盐〞的比喻过于直截了当,缺乏令人遐想的美感。 6.略 〔二〕、7.七言绝句 咏物诗 8.拟人、比喻 给予白雪以人的感情,显得生动爽朗。 以“飞花〞喻雪,不仅形似,而且生动形象地写出动态美,与春天的景象吻合。 9.略 〈世说新语〉两那么训练二 一、A.期 古义:商定 动词 今义:日期 名词 B.去 古义:离去、间隔 今义:前往 C.引 古义:拉 今义:援用 D.顾 古义:回头 今义:照顾或顾客 二、〔一〕1.世说新语笺疏 刘义庆 南朝宋 2.①商定 ②通“否〞 ③丢下、丢弃 ④拉 ⑤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⑥对人称本人的父亲 3.C 4.做人要重礼守信 5.略 6.略 〔二〕7.送 在晚上书写 通“悦〞 崇高 治理得好、太平 8. ①一边说一边将“举烛〞二字误写到了信上。 ②国家是治理好了,但“举烛〞二字却不是郢人写信的愿望。 9.寓意:比喻穿凿附会,曲解原意 郢书燕说 10.C 11.B 12.B 13.那歌声大方悲壮,在树林中萦绕,树林也仿佛被震动了;那歌声优美洪亮,响彻天空,连云彩也好似伫立静听。 14.寓意 :学无止境。 满足于一知半解,便不会有成就。 ......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