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文档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思路[关键词]统编教材,选择性必修课程,教材分析,“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7-6241(2023)15-030-082023年9月,教育部组织编写的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正式在北京、天津、上海、山东、辽宁、海南等6个省市使用。按照国家相关要求,“2023年前全面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①统编版新教材容量大,概括性强,选择性必修教材很多内容教师以前没有接触过,这些特点给教师使用新教材带来挑战。如何用新教材开展教学,以达成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目标,成为高中历史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从统编版教材编写者和历史教学研究者的角度,以笔者编写的选择性必修2第1单元为例,谈谈新教材的体例结构与设计意图,以及对单元教学设计的初步设想,供使用新教材的高中历史教师参考。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23年版)规定,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由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类课程构成。必修课程采用通史方式,旨在让学生掌握中外历史开展大势;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采取专题史方式,旨在让学生从多角度进一步了解人类历史的开展。②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的教材由教育部统一组织编写,这两类课程的内容、组织方式和意图如表1所示。必修课程采用中外历史分编,侧重表达人类社会开展演变的根本脉络;选择性必修课程采用中外历史混编,侧重从多角度展现人类社会的历史。两类课程互相补充,前者为后者提供宏观历史背景,后者为前者提供深入探究的视角。经济与社会生活是选择性必修课程的第二个模块,下面从课标要求和教材体例结构两个方面介绍该模块的内容。(一)高中历史新课标的相关要求1.内容要求模块2经济与社会生活由“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交通与社会变迁〞“医疗与公共卫生〞6个专题组成。课程标准对该模块的总体要求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点:一是“充分认识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社会开展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一是“认识经济与社会、经济与生活的互动关系〞。此外,课程标准对每个专题的内容都提出具体要求。例如: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知道人类由食物采集者向食物生产者演进的过程及意义;知道古代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了解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交流及其历史影响;了解现代农业、渔业开展过程中,人类在食物生产、储藏等方面的进步,认识消除饥饿和食品平安在人类历史上的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