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小学语文编写特点统编教材小学语文的编写特点之一——单元结构体例灵活“统编本〞语文教材的结构是分单元组织教学,假设干板块的内容穿插安排在各个单元之中。小学低年级分三个板块,一是课文,二是识字写字,三是汉语拼音。在实际教学中,汉语拼音教学可以相对集中完成,识字写字教学和课文教学可以有更多的融合。小学中高年级开始有单元设置,单元设计非常丰富,一般有思考练习题,单元课后还有语文园地(包括:趣味识字、字词句运用、展示台、日积月累等,有的还有书写提示)。此外,就是“和大人一起读〞这也是新教材的一个亮点。“统编本〞语文教材结构上明显的变化,是采用“双线组织单元结构〞,按照内容主题,如,学校生活、童话世界、美好品质等组织单元,形成一条贯穿全套教材的、显性的线索,同时又有另一条线索,即将“语文素养〞的各种根本“因素〞,包括根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以及写作、口语训练等等,分成假设干个知识或能力训练的“点〞,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分布并表达在单元导读、课文导读或习题设计之中,使“内容主题〞与“训练要素〞形成统一的整体。“双线组元〞这种灵活的结构体例,会对教学带来实质性的改变,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有利于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语文课程理念。“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根本特点〞,这一课程理念对语文课程的改革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在实践中片面放大了人文性,无视了语文学科自身的规律。教学时偏重于人文意义的感悟,无视语文知识的传授、语文能力的培养,难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采用“双线组元〞,适当淡化单元的人文主题,以便在教学中把必要的人文内容的感受与语文关键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真正实现统一。二是有利于表达语文学科的本体意识。“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理应有自己的“知识体系〞“能力体系〞“训练体系〞,语文教学理应把引导学生学习必备的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关键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放在突出的地位。“双线组元〞利于促进语文教学回归本体,使语文学科的知识体系清晰起来,使语文课程的规律显现出来,使语文教学的重点、关键点被重视起来。三是有利于增强语文训练的目的性、针对性、系列性。课改以来,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得到尊重,语文课堂活泼得多。但由于目标不明晰,教学中随意性强,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不突出,热热闹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