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家庭农场培育工程工作方案一、根本状况县位于自治州东北部,全县幅员面积5286平方公里,耕地8万余亩,辖12个乡〔镇〕、100个村10个社区,常住人口8.13万人,农业人口5.5万人。二、家庭农场进展根本状况〔一〕坚持农业农村优先进展。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农夫主体、合力推动,突出重点、循序渐进,依据进展与标准、规模与质量、示范与创新、指导与管理并重的要求,以培育家庭农场为抓手,努力创新农业经营机制,着力培育和壮大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充分激发农村生产要素潜能,实现2现代农业更好更快进展。〔二〕进展家庭农场根本状况:工商注册登记27户,已实现12乡镇、23行政村中有家庭农场,组织申报州级示范家庭农场3户。三、工作目标〔一〕总体目标依据我县现代农户家庭农场〔以下简称家庭农场〕培育规划,把长期稳定务农、初具经营规模、具有较高种养力量的小农户培育成为规模适度、生产集约、管理先进、效益明显、示范性强的家庭农场。全县每年培育家庭农场12户以上〔每个乡镇每年至少培育一家家庭农场〕。3〔二〕2023年工作目标2023年,全县拟新增家庭农场12户,累计到达家庭农场30户,5个乡镇有示范场〔其中县级示范场5户、市级示范场2户、省级示范场1户〕。到达“三个一批〞。先培育一批,对目前已经具备家庭农场申报条件的,要乐观鼓舞其进行工商登记注册,实现法人式生产经营管理;再辅导一批,对已经从事规模种养殖的经营主体、有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意愿和经过培育能够进展成为家庭农场,乡镇和有关部门要支配专人全程跟踪效劳,使其在短期内到达家庭农场的生产要求,每个行政村要辅导完成一个以上;储藏一批,对那些具备种养大户雏形的新型职业农夫、生产经4营农户,要加强跟踪效劳,引导其向规模化、集约化和商业化生产经营方向进展。〔三〕项目支持对象2023年,实施培育工程〔二类〕11个。四、支持路径要乐观鼓舞引导村组干部、高校生村官、个体工商户、农业专业大户和农夫家庭等主体投资创办家庭农场,鼓舞家庭农场通过土地流转从事适度规模经营和农业开发,鼓舞家庭农场进行工商登记注册,成为法人型经营主体,为生产经营活动供给法律保障。紧密结合我县农业产业进展格局,针对农、林、牧、渔等不同类型的家庭农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相应建设标5准,乐观开展标准化示范型家庭农场的创立。指导家庭农场开展标准建设,即生产标准化、管理科学化、营销网络化、经营市场化、产品品牌化,不断提升家庭农场进展势态,实现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