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标准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探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公布实施以后,与其相应的规章、标准及标准也相继出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1-2023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和GBZ20-2023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和GBZ2-2023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于2023年6月1日实施至今已近2年,由于职业卫生标准体系由过去的最高容许浓度(MAC)转变为职业接触限值(STEL和TWA),与其配套的检测方法和仪器设备相对滞后,造成了目前在标准应用和结果判定上不一致的混乱现象。为了统一职业卫生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不同理解和做法,保证检测结果的科学、公正、客观和准确,在此,我们就职业卫生标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有关问题与同仁探讨。1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和检测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是职业卫生工作的重要环节。开展建设工程职业病危害评价、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中毒事故处理等工作时,首先要进行职业病危害识别。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主要通过文献调研和职业卫生调查,从原辅材料、生产过程和生产工艺入手,结合作业人员的经验和反响来进行识别,因此它是定性的、广泛的、全面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是对已识别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定量测定,它是有选择的、有重点的。在很多时候,被识别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因含量很低或囿于我们检测方法的灵敏度而未检出,而建设工程职业病危害评价标准中对于建设工程职业病危害程度的判定是按定性判定原那么,因此往往引起业主单位的异议不满。如何把定性和定量有机地结合起来作为判定职业病危害程度的依据,值得认真探讨。2个体采样的代表性个体采样测不定期TWA的方法具有直接、简便等优点。一般测定对象的多少是根据岗位人数来定,岗位人数少于4人,测定对象为2人,岗位人数4~6人,测定对象3人,岗位人数大于6人,测定对象选4人。但由于作业人员在操作时随意性大,1个作业岗位2个被测对象同一工作日测定的TWA和1个被测对象不同工作日测定的TWA差异较大,有时个别被测对象出于个人目的成心增大或减少TWA。作为检测人员,对于结果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准确性很难把握。因此,个体采样测定TWA的代表性和可靠性值得商讨,如何保证结果的真实、可靠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3区域采样估算接触水平区域采样测定仍不失为一种有效、实用的监测方法,它既可以反映工作环境的污染水平,又可以估算作业人员的接触水平,它弥补了TWA测定仪器滞后的缺点,目前仍为各地广泛使用。用区域采样估算接触水平需要解决3个问题:测定地点;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