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环保装修四大误区随着全社会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家庭室内装饰材料的环保要求也越来“越苛刻。有的家庭在装修新家时不惜多花许多钱,也要把所有材料都换成绿色〞建材。然而日前专家告诉记者,大多数人对室内环保的重视程度和他们的相关知识不成比例,消费者们在这一问题上认识误区非常多。有些商家趁虚而入投其所好,将自己质量不高的产品推销出去。误区之一:合格建材就是无害的吗?这一许多人想当然的看法遭到专家的无情驳斥。专家指出:所谓达标产品是指有害物质在国家标准的限量之内的产品,它所释放的有害物质人体能够承受。换句话说,包括板材、石材、油漆涂料以及水泥在内的主要建材没有一个是无害的,区别只是有害物质多少而已。据介绍,建材释放的几种主要有害物质根本上是无法防止的,这跟材料本身和生产工艺有关。如甲醛,主要来自经加工过的板材。板材加工过程中需要用胶水,这样才能防虫防腐,而胶水中就有大量甲醛。氡气主要来自石材,天然石材的氡气多,人造石材相对少些。苯来自油漆和涂料中。氨气来自水泥里添加的氨水、尿素等防冻剂。有时候有这样的情况:虽然使用的所有建材都达标,可装修后室内空气有害物质很可能超标。因为有害物质有叠加效果。有害物质含量再低的建材用多了,室内有害物质也一样超标。所以,从环保方面考虑,室内装修越简约越好。误区之二:信赖产品检测报告根据有关规定,在市场上出售的建材产品检测结果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许多消费者也养成了买建材先看检测报告合不合格的习惯。然而专业人士表示:目前市场上许多建材产品的检测报告并不可靠。专家指出,首先,很多检测样品是送检的。这种检测报告根本没有可信度,因为商家完全可以把质量最好的样品送去检验,从而获得好的结果。其次检测报告都有时效性,是针对某一批产品的。而厂家的生产是不间断的,一批产品的检测报告不适用于另一批产品。更有甚者,一些不法厂商甚至伪造检测报告和产品说明书,蒙骗消费者,有的甚至昧着良心兜售放射性、挥发性物质超标的建材产品,严重威胁到消费者的平安和健康。那么到底如何衡量建材产品有害物质超不超标呢?理论上惟一可靠的方法只有消费者请权威检测机关来做检测。实际生活中,一些著名品牌还是信得过的,应尽量防止为图廉价选购杂牌材料的做法。误区之三:“买建材一定要买绿色〞的“许多精明的消费者在选购建材和家具时认准了绿色〞概念,觉得只有这样才““安心。市场上也有许多自称是绿色〞建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