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坡、泥石流灾害防范什么是滑坡、泥石流?滑坡是指山坡在河流冲刷、降雨、地震、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下,土层或“岩层整体或分散地顺斜坡向下滑动的现象。滑坡也叫地滑,群众中还有走““山〞、垮山〞或山剥皮〞等俗称。泥石流是指在降水、溃坝或冰雪融化形成的地面流水作用下,在沟谷或山““坡上产生的一种带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俗称走蛟〞、出“龙〞、蛟龙〞等。“““滑坡的特点是顺坡滑动〞,泥石流的特点是沿沟流动〞。不管是滑动〞“还是流动〞,都是在重力作用下,物质由高处向低处的一种运动形式。因““此,滑动〞和流动〞的速度都受地形坡度的制约,即地形坡度较缓时,滑坡、泥石流的运动速度较慢;地形坡度较陡时,滑坡、泥石流的运动速度较快。当滑坡、泥石流运动速度较快,并且当滑坡上,或者滑坡、泥石流运移路径上有城镇、村庄分布时,常常由于人们猝不及防而造成巨大生命、财产损失。所以,人们又常把滑坡、泥石流称为突发性地质灾害。在山地环境下,滑坡、泥石流现象虽然不可防止,但通过采取积极防御措施,滑坡、泥石流危害那么是可以减轻的。所谓突发性,也是相对而言。事实上,所有滑坡、泥石流活动都要经历一个孕育、发生、开展到休止的过程,只是时间上有的长、有的短。在孕育阶段,都或多或少、或显或隐地有一些前兆显示。如果能及时捕捉到这些前兆,就为我们防灾、避灾赢得了珍贵时间。怎样识别滑坡和泥石流沟?滑坡的识别:一、地形地貌依据:当斜坡上发育有圈椅状、马蹄状地形或多级不正常的台坎,其形状与周围斜坡明显不协调;斜坡上部存在洼地,下部坡脚较两侧更多地伸入河床;两条沟谷的源头在斜坡上部转向并集合;上述地貌现象说明,这些地段可能曾经发生过滑坡。斜坡上有明显的裂缝,裂缝在近期有加长、加宽现象;坡体上的房屋出现了开裂、倾斜;坡脚有泥土挤出、垮塌频繁;上述地貌现象可能是滑坡正在形成的依据。二、地层依据:曾经发生过滑坡的地段,其岩层或土体的类型往往与周围未滑动斜坡有着明显的差异。与未滑动过的坡段相比,滑动过的岩层或土体通常层序上比较凌乱,结构上比较疏松。三、地下水依据:滑坡会破坏原始斜坡含水层的统一性,造成地下水流动路径、排泄地点的改变。当发现局部斜坡与整段斜坡上的泉水点、渗水带分布状况不协调,短时间内出现许多泉水或原有泉水突然干涸等情况时,可以结合其他证据判断是否有滑坡正在形成。四、植被依据:斜坡外表树木东倒西歪,一般是斜坡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