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大火防范与应急知识但凡失去人为控制,在林地内自由蔓延和扩展,烧毁森林资源,造成经济损失,破坏生态环境,或者造成人员伤亡的林火称为森林火灾。森林火灾是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救助较为困难的自然灾害。根据国务院森林防火条例规定,森林火灾分为4类:按照受害森林面积和伤亡人数,森林火灾分为一般森林火灾、较大森林火灾、重大森林火灾和特别重大森林火灾:(一)一般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1公顷以下或者其他林地起火的,或者死亡1人以上3人以下的,或者重伤1人以上10人以下的;(二)较大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1公顷以上100公顷以下的,或者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的,或者重伤10人以上50人以下的;(三)重大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100公顷以上1000公顷以下的,或者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的,或者重伤50人以上100人以下的;(四)特别重大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1000公顷以上的,或者死亡30人以上的,或者重伤100人以上的。““注:上述条款中,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一、扑火平安常识(1)扑救森林火灾不得发动残疾人员、孕妇和儿童。(2)扑火队员必须接受扑火平安培训。(3)遵守火场纪律,服从统一指挥和调度,严禁单独行动。(4)时刻保持畅通的通讯联系。(5)扑火队员需配备必要的装备,如头盔、防火服、防火手套、防火靴和扑火机具。(6)密切注意观察火场天气变化,尤其要注意午后扑救森林火灾伤亡事故高发生时段的天气情况。(7)密切注意观察火场可燃物种类及易燃程度、防止进入易燃区。(8)注意火场地形条件。扑火队员不可进入三面环山、鞍状山谷、狭窄草塘沟、窄谷、向阳山坡等地段直接扑打火头。(9)扑救林火时应事先选择好避火平安区和撤退路线,以防不测,一旦陷入危险地段,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积极设法进行自救。扑救地下火时,一定要摸清火场范围,并进行标注,以免误入火区。(10)扑火队员体力消耗极大,要适时休整,保持旺盛的体力。二、发生伤亡事故的原因在扑救森林火灾过程中,发生伤亡事故的主要原因是:(1)对林火行为的变化判断失误。由于林火行为受天气状况、地形条件和可燃物种类、分布状况和组成的影响,瞬间千变万化,一旦判断失误,后果不堪设想。(2)顺风逃生。参加扑救森林火灾的扑火队员,一定要牢记,决不可顺风跑来避火。此时,人奔跑的速度绝对没有火的蔓延速度快。(3)直接扑打火头。火头是火场中林火强度最高、火势蔓延速度最快的地方,一般情况下只能采取间接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