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国家翻译实践史书写研究”(编号:18BYY019)的阶段性成果。【主持人语】(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任东升)“国家翻译实践”是基于中国本土创生的译学概念构建起来的国家翻译学,是以服务国家翻译战略和国家翻译治理需求为价值导向的应用型超学科研究体系。本专栏的三篇论文分别研究了国家翻译实践研究的发展脉络、理论动向和实践应用。《关于国家翻译实践研究的几点思考》回望国家翻译实践研究的演进历程,思考国家翻译学的超学科属性,辨正国家翻译实践核心概念,展望其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以“融西立中”为指针的中国翻译理论发展路径。《国家翻译实践视域下的“十七年”红色经典小语种翻译》聚焦“十七年”时期红色经典小语种翻译活动,探究红色经典小语种翻译生成模式,为当下“一带一路”背景下国家翻译实践中的文化经典互译提供历史借鉴。《基于〈求是〉英文版的国家政治话语译介模式研究》一文从功能、主体和策略三个层面对《求是》英文版的译介模式进行考察,认为《求是》英文版在传播我国的政治“声音”并解构西方话语体系“一语独霸”他塑中国模式发挥了重要作用。关于国家翻译实践研究的几点思考*任东升(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青岛266100)摘要:近十年来,围绕“国家翻译实践”这一中国本土原创性译学概念的研究成果,在国内产生了重要反响,开始引起国外学者关注。国家翻译实践研究历经概念化、理论化两个发展阶段,步入学科化发展轨道,有望促进译学知识生产和话语创新,为翻译学中国学派的构建与发展做出贡献。站在学科化发展新起点上,本文在回望国家翻译实践研究演进历程基础上,进一步思考其学科归属,辨正相关概念,展望发展趋势,指出以“融西立中”为指针的中国翻译理论发展路径。关键词:国家翻译实践;演进历程;学科化;融西立中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242(2023)01-0052-050.引言“国家翻译实践”作为中国本土原创性译学概念,创生于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翻译实践中的‘外来译家’研究”(任东升主持)。2018年首届“国家翻译实践与对外话语体系建构高层论坛”(青岛)标志着“国家翻译实践”成为新时期我国译学研究的一个核心论题。2021年“第二届国家翻译实践与对外话语体系建构高层论坛”(青岛)标志着国家翻译实践进入学科化发展轨道。国家翻译实践历经十年发展,在国内产生重要反响,已成为中国译学论域中的一个知识生产孵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