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基础阶段习题课主讲老师:孙丹丹绪论1.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理解我国当前所处历史方位的关键词是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B.改革开放C.社会主义D.中国梦2.思想道德和法律都是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共同服务于一定的经济基础,但是二者在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具体体现在A.调节领域B.调节方式C.调节目标D.服务对象3.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是在学习中升华、内省中完善、自律中养成、实践中锤炼的结果,同时也是大学生把握发展机遇、创造人生精彩的基础条件和宝贵资源。其中,综合体现人们的思想观念、政治立场、价值取向、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等方面品质和能力的是A.法治素养B.人生价值C.思想道德素质D.世界观4.道德和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下列关于二者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法律是道德形成的基础,能够为道德规范的制定提供依据B.凡事道德所反对和谴责的行为,必定是法律所制裁的行为C.法律的调节更具有广泛性,能够渗透到道德不能调节的领域D.凡是法律所禁止和制裁的行为,通常也是道德所反对和谴责的行为第一章人生的青春之问1.人生观的内容不包括A.人生目的B.人生态度C.人生价值D.人生目标2.人生观主要是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方面体现出来的。其中核心是A.人生目的B.人生态度C.人生价值D.人生目标3.人生目的是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它所认识和回答的根本问题是A.人为什么活着B.人如何对待生活C.怎样对待人生境遇D.怎样选择人生道路4.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实践活动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愿,他所认识和回答的根本问题是A.人为什么活着B.人如何对待生活C.怎样对待人生境遇D.怎样选择人生道路5.关于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人生观决定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有什么样的世界观B.世界观决定人生观,人生观无法影响世界观C.如果一个人的人生观发生变化,往往会引起世界观的变化D.世界观属于人生观的组成部分6.认识和处理人生问题的重要着眼点和出发点是A.个人与群众的关系问题B.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C.个人与国家的关系问题D.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问题7.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是A.自我价值B.剩余价值C.集体价值D.社会价值8.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A.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