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一般规律一、基础病变病变规律1全身萎缩最先是脂肪,最后是心脑。2骨折后肌肉萎缩神经性、营养性、失用性、压迫性。3心脑等老年性萎缩兼有生理性萎缩和病理性萎缩。4化生发生在同源细胞之间,不发生于神经纤维。5营养不良性钙化局部,病变组织。6转移性钙化全身,正常组织(肾、肺和胃间质)。7坏疽腐败菌感染(1)干性在体表:(2)湿性在与外界相通的内脏;(3)气性在开放创伤,最严重。8纤维素样坏死胶原崩解,小动脉易发生的坏死(1)变态反应性疾病:风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多动脉炎、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超急性排斥反应(2)恶性高血压细动脉壁(3)胃溃疡底部的小动脉二、两种坏死凝固性坏死结构保存,心、肾、脾、肌肉液化性坏死脑软化,脓液,胰腺坏死,溶解坏死三、坏死与凋亡坏死被动(细胞多),不耗能,膜不完整,自溶,有炎症,需修复凋亡主动(细胞少),耗能,膜完整,无炎症,无修复四、再生能力不同的三类细胞不稳定细胞1.被覆上皮细胞:(1)表皮细胞(2)呼吸道粘膜被覆细胞(3)消化道粘膜被覆细胞(4)生殖器官管腔的被覆细胞2.淋巴造血细胞3.间皮细胞稳定细胞1.腺体或腺样实质细胞2.间叶细胞永久性细胞1.神经细胞(神经元和神经节细胞)2.骨骼肌细胞3.心肌细胞肉芽组织(纤维性修复)成分(1)新生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2)成纤维细胞(产生胶原纤维—拆线、瘢痕和硬化)(3)炎症细胞(白细胞)(4)胶原纤维少功能(1)抗感染(炎细胞)(2)填补伤口(3)机化(成纤维细胞)演化肉芽组织(三多一少)→纤维组织(三少一多)→瘢痕组织(胶原玻变,愈合,细胞均变少)六、创伤愈合再生能力最强的是骨,其次是肌腱。骨折愈合4期血肿形成→纤维性骨痂(机化+透明软骨)→骨性骨痂(编织骨)→骨痂改建(板层骨)影响因素维生素C催化羟化酶,催化脯氨酸和赖氨酸羟化,形成前胶原分子α-多肽链。七、淤血肝淤血槟榔肝(小叶中央淤血肝细胞坏死,周边脂变)-淤血性肝硬化(轻)肺淤血肺水肿,肺出血→含铁血红素(心衰细胞,本质是巨噬细胞);淤血性肺硬化(肺褐色硬化)。八、血栓形成白色血栓(血小板血栓)混合血栓(层状血栓)红色血栓透明血栓(微血栓、纤维素性血栓)常见1.血流较快的心洋膜腔达和动脉内T².9静脉延续性血栓头部1.静脉延续性血栓体部2.心腔内3.动脉粥样硬化溃疡部位4.动脉瘤静脉延续性血栓尾部毛细血管(DIC)主要成分血小板血小板、纤维素、血细胞RBC、WBC和纤维素纤维素九、栓塞肺动脉栓塞血栓栓子95%来源:下肢膝以上的深部静脉(腘静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