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技术复杂度与企业减排———来自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证据赵春明,魏云飞(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北京100875)【摘要】从制造业企业的微观视角出发,利用中国2000—2014年工业企业数据库、企业污染数据库与海关数据库分析企业进口技术复杂度对污染排放密度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进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具有减排效应,通过稳健性与内生性检验后发现,该效应在污染物二氧化硫的排放中更为显著。同时,进一步验证了“技术外溢”与“人力资本”在进口技术复杂度对企业污染排放密度的影响中具有调节效应。通过分样本回归发现,在存在持续出口行为、外资参股与控股、位于东部的企业中,进口技术复杂度的减排效应更为明显。最后从主动扩大进口、优化营商环境、提高人力资本、均衡区域布局四方面提出政策建议。【关键词】进口技术复杂度;污染排放密度;人力资本;技术外溢【中图分类号】F7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362(2023)05-0003-10收稿日期:2023-05-30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工业智能化应用对我国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22AJL012)作者简介:赵春明(1964—),男,江西崇义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世界经济、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研究;魏云飞(1998—),男,陕西宝鸡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研究。天津商业大学学报JournalofTianjinUniversityofCommerce第43卷第5期圆园23年9月Vol.43No.5Sep.2023自2001年加入WTO以来,中国精准把握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深入发展机会,积极推动进口贸易自由化,分阶段调整进口许可、进口配额等政策规制,依靠国内劳动要素禀赋优势和相对宽松的环境管制,进一步释放国内进口动能。2006年中国首次提出“积极扩大进口”,主动取消部分产品进口管制,满足国内经济发展的原材料供应,及人民生活的日常需求,提高进口便利,更好发挥进口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至此,中国拉开主动扩大进口的帷幕。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进口贸易逐步从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转变。一方面,进口贸易规模不断上升,进口总额从2000年的1.86万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17.36万亿元;另一方面,进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调整,中高技术商品成为最主要的进口商品种类。然而,经济增长与贸易扩张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其中工业企业既是国际贸易的参与主体,又是污染排放的源头。因此,在经济结构转型以及发展动能转换的重要阶段,实现中国工业企业减污降碳至关重要。研究企业进口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