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1…网络时代的游戏化社交数字技术的发展使青年群体的生活转向丰富,后疫情时代的社交有了新的可能性,剧本杀类叙事游戏带来更多的互动和交流。剧本杀游戏——一种基于角色沉浸扮演,以侦探推理故事为基础,探析故事全貌,同时实现情感交流的社交网络游戏,包含人游互动与人际互动。在游戏过程中,玩家可以进行自我塑造与反观他人。在“数字化生存”时代,电子媒介已全面渗透青年群体的生活空间,Z世代与虚拟社区融为一体,这种“无边界的”“无形的”“不在场的”生存方式引出了新的超越时空的社交形式。在网络空间中,青年群体的交往从地缘向趣缘转变,更加注重自我重塑,以寻求身份认同为目的、满足自身的社会情感需求为出发点进行网络社交。有研究者认为,沉迷于线上游戏会忽略现实生活中的社交,但在近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背景下,线下交往已逐渐向线上转移,网络游戏成为青年群体社会交往的载体。2…线上游戏化社交的生成逻辑2.1…媒介场域:身体不在场的游戏化社交参与方式布迪厄将“场域”(field)定义为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构型。场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空间,特定行动者由于相互影响构成社会关系网络[1]。以往的剧本杀游戏场域是一个面对面的线下实景,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媒介场域弥补了时空缺陷,媒介技术对物理时空进行重构,将现实社交所需载体延伸到网络空间,改变了青年参与现实社交的形式。身体的不在场并不等于缺席,青年群体的网络行为是精神性的、文化性的,以抽象符号在场的形式表现出来。2.1.1社交场域从线下到线上的转变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6.4%,我国网络游戏用户规模达5.5亿人,占网民整体的51%[2]。青年群体社会交往呈现出原子化、数字化态势。从技术层面来说,数字传播正逐渐改变青年群体的交往空间,青年群体逐渐脱离线下空间的熟人社会进入虚拟空间的陌生人社会。为满足社会人的交往需求,减轻抑郁、焦虑等潜在的心理不良症状,网民通过网络游戏进行社交,促进自身“亲社会”并且提高自身心理素质。艾媒咨询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54.4%的网民体验过线上剧本论网络空间中游戏化社交的生成逻辑与模式——以线上剧本杀游戏为例蔡灿灵,李康洁(贵州大学,贵州…贵阳…550025)摘要:目的:文章旨在探析青年群体的游戏化社交生成逻辑。从传统的地缘生存到今天媒介化生存,网络空间成为Z世代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