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ychology:TechniquesandApplications心理技术与应用2024,Vol.12,No.3,179-1921791引言药物成瘾被认为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的脑疾病(Goldstein&Volkow,2002;Leshner,1997),其主要特征是反复寻求和使用药物、对用药行为失去控制,并表现出明显的渴求冲动及强迫行为(Koob&Volkow,2016)。传统上,药物成瘾的概念涵盖了药物滥用和药物依赖。但在最新的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iagnosticandStatisticalManualofMentalDisorders,DSM-5)中,药物滥用和药物依赖的分类被重新整合,统一命名为物质使用障碍(substanceusedisorder,SUD),划分为轻度、中度、重度等不同程度的亚类(APA,2013)。现在一般认为,药物成瘾的概念大体上可等同于重度物质使用障碍(Volkowetal.,2016)。从成瘾性物质的不同类别或来源看,药物成瘾的种类繁多,比如酒精成瘾、尼古丁依赖、阿片类药物依赖、兴奋剂类药物依赖、大麻使用障碍,等等。目前,除了阿片类药物依赖可以采用美沙酮药物替代治疗外,其他药物成瘾尚无确切的临床治疗方法(Becharaetal.,2019)。因此,探寻与药物成瘾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神经生物标记,并以此为基础开发针对性的药物或非药物干预技术,是药物成瘾研究领域的关键科学任务之一(Dukaetal.,2011)。药物成瘾状态的出现或形成通常遵循渐进式行为发展规律,即从偶然性药物使用到规律严万森刘苏姣王露娇子(贵州医科大学医学人文学院,贵州省卫生发展研究院,贵阳550025)摘要药物成瘾作为一种慢性复发性的脑疾病,具有从偶然性用药、规律性用药到强迫性用药的渐进式发展特征。研究提示,药物成瘾存在潜在的个体易感性机制,即在成瘾发生过程中不同个体接触药物后的成瘾风险并不相同,探索药物成瘾的神经生物标记是揭示成瘾易感性机制的重要途径。近十多年来,关于成瘾易感性标记的研究不断积聚。文章从神经认知、神经影像及脑电生理、分子遗传等层面梳理与药物成瘾生物标记有关的证据,试图在基因-大脑-心理-行为的理论框架下,对成瘾的发生发展机制进行综合阐释,期望为未来研究在探索药物成瘾的候选神经生物标记、寻找临床干预试验的精准靶点等方面提供更多理论参考。关键词药物成瘾;神经认知;神经影像;分子遗传;生物标记分类号B849DOI:10.16842/j.cnki.issn2095-5588.2024.03.006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060195)。通讯作者:严万森,E-mail:yanwansen@163.com药物成瘾的易感性生物标记:从神经认知到分子遗传的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