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24年5月(总第265期)英语广场收稿日期:2023-12-15多模态视角下纪录片《四季中国》字幕翻译探究□米慧聪胡曦[摘要]《四季中国》纪录片富含多种模态,其中包括图像、声音、色彩等。本文以多模态翻译理论框架为基础,从视觉模态和听觉模态角度,对纪录片的多模态特征进行梳理、剖析,并通过分析具体翻译案例,探究在不同的情境中译者如何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和技巧。[关键词]多模态;纪录片;《四季中国》;翻译策略[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167(2024)13-0011-051研究背景新的时代语境下,我国创作出优质的传统文化纪录片,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多模态是在交际中出现或使用包括语言在内的多种符号模式,属于语境的符号互动维度。近十几年来,国内外学者结合翻译的多模态特征,深入探究翻译活动和翻译教学等,多模态翻译研究不再仅仅局限于语言,已经渗透到各种符号模型之间,构建起一个更加丰富的语义环境,成了翻译研究的新方向。本研究通过文献法,梳理国内外多模态相关理论框架,结合已有研究成果,从视觉模态和听觉模态角度,对纪录片《四季中国》进行多模态特征解读,并通过翻译案例分析探究其中所使用的翻译策略和技巧。在外宣活动中,该类纪录等理论均适用。从《牡丹亭》中汪榕培所使用的翻译策略和技巧来看,在词汇对等上,其多采取直译的手法,尤其体现在对地名的翻译上;在句法对等上,多采取意译及增译的手法,补全语句成分,传达语句内涵;在篇章对等上,多采取意译的手段,提取出典故中的核心含义,并结合文本的语境以及文本篇章之间的联系和主旨,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增译。汪榕培教授所使用的翻译方法灵活多变,其在翻译时将每个典故和文本进行了高度的融合,较好地呈现了典故内涵意义。参考文献[1]DEWAARDJ,NIDAEA.Fromonelanguagetoanother:functionalequivalenceinBibletranslating[M].Nashville:ThomasNelson,1986.[2]NIDAEA.Towardascienceoftranslating[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3]NIDAEA.Languageandculture:contextsintranslating[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4]郭著章.谈汪译《牡丹亭》[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8):56-59.[5]邵远静.事典的生成[D].上海:上海大学,2016.[6]许渊冲.西风落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责任编辑:周宇婷)12esteachers@163.comTel:027-87158992ENGLISHSQUARE片有利于观众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故而对其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