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语文教学与研究/2024/0I/081基于文本特征的整本书深度阅读策略探究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巧合”拓展为例杨大忠杨大忠,浙江省桐乡市高级中学教师。摘要:将课文中的重要特征作为整本书阅读的重要触发点来引导学生深度阅读原著,不仅体现了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课标理念,还能在形成阅读经验的基础上产生积极的知识迁移,形成高效的阅读效果。依据《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巧合”特征引导学生深度阅读《水浒传》可谓极好例证。关键词:整本书阅读;《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巧合”;拓展;《水浒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把高中语文教学内容分为18个学习任务群,其中“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任务群被放在第一位,可见其重要地位。该任务群的教学目的之一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视野,建构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提升阅读鉴赏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可见整本书阅读对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价值。高中课文很多都节选自经典名著,如果在教授课文的时候依据文中的某项或某些重要特征,将这些特征作为整本书阅读的重要触发点,并采用问题驱动的专题任务形式引导学生深度阅读原著,则不仅体现了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课标理念,还能在形成阅读经验的基础上产生积极的知识迁移,促使学生的逻辑思维产生螺旋式上升,形成高效的阅读效果,更能在完成专题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学术研究能力。以下就以高中经典课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情节中的“巧合”特征向《水浒传》拓展为例进行具体阐释。一、课文与原著的触发点:巧合特征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和《水浒传》中的广泛运用“巧合”,即情节组织上的“无巧不成书”,是文学创作的重要手法。“巧合”的运用,使情节发展一波三折:扣人心弦的悬念设置,茅塞顿开的巧妙解疑,无不是“巧合”手法产生的艺术效果。《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运用了大量的“巧合”手法,把林冲从最初的委曲求全、随遇而安到最终愤而杀贼、快意恩仇的曲折经过与心路历程染得淋漓尽致。这种“巧合”手法也被语文同仁所认识。如张万利老师阐释了《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巧合”手法有四类叙事逻辑:结构逻辑、线索逻辑、事理逻辑和情节逻辑;[2熊纪涛老师则对小说开篇、情节发展和小说结尾中“无巧不成书”的手法作了详尽的揭示,并指082/2024/OI/语文教学与研究/课堂教学/出其对情节发展的推进作用;不仅如此,熊老师还说:“抓住‘无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