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024.2•高中本版主持/安秀海课堂◆案例品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跨媒介阅读(北京市第五中学,北京100007)摘要:跨媒介阅读具有对比分析的性质,应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选择适宜的媒介资源,确定恰当的学习目标。利用京剧电影《野猪林》最后一场《风雪山神庙,火烧草料场》和小说《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进行跨媒介阅读,品味被电影删掉的细节、赏析创造性增加的唱段、讨论改编的艺术效果、咂摸京剧电影语言,可帮助学生实现阅读理解的深入与阅读方式的重构。关键词:跨媒介阅读;戏曲;小说;语言徐淳“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是当代社会生活的重要方式,也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贯串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个阶段的学习任务群之一。这一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学习跨媒介的信息获取、呈现与表达,观察、思考不同媒介语言文字运用的现象,梳理、探究其特点和规律,提高跨媒介分享与交流的能力,提高理解、辨析、评判媒介传播内容的水平,以正确的价值观审视信息的思想内涵,培养求真求实的态度”[1]。跨媒介阅读具有对比阅读的性质,以“互文性”理论为基础,该理论认为:“任何一个单独的文本既是自足的,又是其他文本的镜像。每一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与转化,它们互相参照,相互指涉,相互补充,形成一个潜力无限的开放结构。”[2]根据这一观点,充分利用多元媒介可以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而多元媒介阅读也是当代社会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中国戏曲与小说,有割不断的血缘关系”[3],《水浒传》是“世代累积”型小说,其故事、人物是在宋元说话、戏曲、民间传说等水浒故事的基础上经过不同时代的加工积累而成。“水浒戏”是跨媒介阅读的天然资源。1962年,京剧电影《野猪林》由崔嵬、陈怀皑执导拍摄完成,由京剧名角儿李少春、袁世海、杜近芳主演。从舞台版到电影版,京剧电影《野猪林》经历了无数次修改与完善,早已成为中国戏曲电影的传世经典。全剧时长130分钟,最后一场《风雪山神庙,火烧草料场》时长20分钟,将20分钟的电影片段引入教学,具有可操作性。另外,这20分钟的片段和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第13课《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对应性强,能够从不同角度提高学生理解、辨析、评判媒介传播内容的水平。一、品味被电影删掉的细节受时长限制,京剧电影《野猪林》最后一场删去了小说《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一些情节,比如林冲巧遇李小二夫妇、陆谦密谋暗害林冲、管营派林冲接管草料场、林...